宿迁市多措并举加强传统戏剧曲艺传承保护工作

06.09.2016  20:02

  近年来,宿迁市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高度重视独具宿迁特色的传统戏剧和曲艺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是编排优秀剧目巡演,增强社会影响。泗阳县编排的大型淮海戏《乡村好人》、市柳琴戏剧团编排的柳琴戏《古城拉魂》、泗洪县泗州戏剧团编排的《贺老太》陆续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巡演,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弘扬了该市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积极参加省内各类展演,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扩大了传统戏剧的影响力。


  二是鼓励传承人收徒授艺,培养后继人才。针对传统戏剧、曲艺人才出现的断层现象,鼓励戏剧、曲艺传承人实施收徒传艺,培养后继人才;同时通过组织各类戏曲大赛,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引导广大戏剧曲艺爱好者加入传承保护工作,不断充实戏曲人才队伍。


  三是组织戏剧曲艺进校园,增强保护意识。自2012年起,宿迁市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沭阳县的淮海戏、泗洪县的泗州戏、宿豫区、宿城区的苏北琴书等传统戏剧、曲艺项目传承人都走进校园开展传承活动。目前,共计在全市14所小学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学员500余名。


  四是积极实施数字化保护,实现资源共享。自2014年起,在全市逐步开展对淮海戏、淮红戏、工鼓锣等项目资料的采集、存储、记录、建档、展示等数字化保护工作,积极实施项目的抢救性记录和数据库建设,建立完整的数字资源库,推进传统戏剧、曲艺非遗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