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六举措”深入推进学校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教育

20.01.2017  02:33

  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六举措”深入推进学校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教育工作。

  一是制定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教师培训方案,指导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培训基地开展骨干教师培训。举办3期民族团结教育自治区级培训班,培训骨干教师300名,整合广西中小学优质课教学资源,组织学员观看民族团结教育优质课教学视频,集中研讨评议、交流心得,大大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是结合“壮族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以“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风采”为民族文化教育进校园主题,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中组织开展“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学校达10000所以上,活动覆盖面达到68%左右。

  三是举办中小学生民族团结演讲比赛。全区14个设区市均由小学、初中、高中各3名选手组成代表队参赛,共计121人参加了比赛,通过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民族团结、爱我中华种子播入每一个孩子心灵深处,牢固树立 “三个离不开”思想和“五个认同”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四是安排专项经费支持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第一批38所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创建学校通过检查评估,逐渐发挥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带动了当地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工作。

  五是实施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建设工程,统筹资金3600万元支持27个学校建设民族文化教育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在民族工艺等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建设,推动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为民族工艺传承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孵化等培养高技能人才。

  六是继续实施民族院校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对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等4所高校的6个民族特色学科建设予以扶持,不断提升民族院校特色学科建设水平。

  2017年,广西将继续深入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建设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构建广西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推进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提高民族院校特色学科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