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县扎实推进农业“三项补贴” 保护耕地地力

08.08.2016  14:07
        今年起,响水县全面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改革,积极支持耕地地力保护,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据悉,今年响水县共收到占比80%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6996.39万元。目前,此项资金已经划拨到该县财政账户上,现各地准确数据核实巳敲定,全部以“一卡通”方式直接兑现到农户106232户,发放资金6826.12万元。
        据了解: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就是把“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这三项农业补贴合并,并更名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全面推进这项改革,目的就是增强政策补贴的针对性,把补贴发放给那些真正需要补贴者,从而更有效地发挥财政资金支持粮食生产的作用。
        据介绍: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后其支持农业和粮食的性质不变,只是由以往的激励性补贴向功能性补贴转变、由覆盖性补贴向环节性补贴转变,从而进一步提高补贴政策的指向性、精确性和实效性,鼓励农民主动保护耕地地力,实现“藏粮于地”的目标。
        “此次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就是将80%的“农资综合补贴”,加上“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统筹整合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用于支持耕地地力保护,以往政策是根据种植的品种,水稻、棉花、玉米、小麦、油菜)和农作物,也叫农资综合补贴,进行补贴,现在的政策是从耕地出发,重点是为了保护地力。”响水县财政局基层科科长吴开松告诉记者。
        在我省,目前这个20%的资金还集中留在省财政,如何用,怎么用,具体细则还没有出来。这个现在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贷款难、贷款贵,留在省里的这20%资金应该主要用于解决这个问题,有可能省里会以此建立省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创新补贴资金运行机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提供担保。
        响水县财政局基层科科长吴开松告诉记者:“将20%的农资综合补贴集中起来,统筹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后单个农户拿到的补贴变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往年相比,响水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总额不变,就单个农户而言,可能会有变化,但不会太大。
        “以前补贴为一年发放四次,有一次性发80多的,10块的,20块钱的左右。今年呢,为一次性补贴,120元一亩地。今年,我一次性拿到手900多块钱,增加我这个种粮积极性,对我们广大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帮助”。响水镇五河居委会张华成告诉记者。
作者:张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