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门警方推进“六大机制”引领2016年公安工作

29.02.2016  16:34

  2016年,南通海门警方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公安部“四项建设”、省厅“一体两翼”和“六大战略行动”、南通市局“123升级行动计划”的决策部署,立足“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的目标,最大限度聚合警务资源、最大限度加大工作推力、最大限度挖掘内部潜能,全力推进“服务大局、合成警务、立体防控、基层基础、规范执法、职业警队”六大机制建设,全力确保南通市局综合考核重返第一方阵,市级机关继续位居优秀行列,为“强富美高”新海门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

  推进服务大局机制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坚持情报引领、主动进位,不断完善涉稳风险防控机制,狠抓治安隐患整治,优化公安服务举措,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聚焦瞄准侵财犯罪、民生类案件、食药环案件及多发性犯罪,深入推进“压降侵财性案件百日攻战”等各类专项行动,并健全黑恶犯罪积累打击、侵财案件串并侦查、经济犯罪集群打击、毒品目标案件侦控经营等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打处质态。优化服务企业措施,落实涉企违法犯罪预警防范制度和领导班子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搭建警企互动交流平台,开辟企业审批绿色通道,主动为本地企业、来海投资企业创造更加优质的环境。

   推进合成警务机制建设,提升警务机制运行质效

   坚持实战导向,进一步做强合成作战平台,最大程度整合警务资源,实现情报引领、手段集成、精确制导,推动警务机制转型升级,增强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完善指挥一体化机制,推动情报研判与决策指挥、行动处置有效对接,做到目有所视、脑有所思、剑有所指、盾有所向。依托合成研判作战中心,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案件多元合成侦查模式,实现各类线索快速流转、各种信息网上会商、大要案件联合办案,提升合成打击效能。

   推进立体防控机制建设,增强动态治安驾驭能力

  今年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关键之年,利用从上到下推进防控体系建设的有力契机,积极向党委政府沟通报告,积极拓展我市立体化防控体系内容,加大建设推进力度,努力创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市、示范乡镇。优化点线面巡逻布局,实现巡逻防控、警情受理、交通管理、应急处置联勤联动,并着力健全专业巡防工作规范,按照“划片包干、定岗定责”原则,落实巡防民警、辅警巡防责任,从过程质态、控案抓获结果两个维度,科学评价巡防质态,落实“绩效考核、一案同奖、重大可防性案件倒查、盘查数据倒查、层级督察”等制度,提升积极性。积极推动网络社会管理防控中心实体化运作,并以争创三级互联网信息监控中心为抓手,进一步加大依法管网、技术管网、综合管网力度,构建网上网下紧密街接的网络社会综合防控体系。

   推进基层基础机制建设,打牢公安工作发展根基

  基础工作不强,整个公安工作就会成为“泥足巨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将基础工作置于优先发展地位,全面实施治安防控“强基工程”,全力打牢公安工作根基。加大基层装备经费投入,着重完善单警单车装备、警务通、执法记录仪等设备配备,切实提升实战使用效率和规划管理水平,有效服务和支撑实战。健全完善派出所日常业务标准、执法规范、责任清单,并依托勤务指挥室,强化基层警务质态全程督导,提升基层警务运行质效。加大提线破案的奖励力度,选树一批基层先进典型,激发其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进规范执法机制建设,确保警务活动依法而行

  全面践行依法治国方略,强化执法主体建设,完善执法制度体系,优化执法监督模式,进一步提升执法规范度和公信力,确保年内再次跻身执法“省优”行列。严格领导干部学法议法制度,党委议法活动每年不少于4次,领导干部学法培训率达100%。进一步建立执法“大监督”格局,不断强化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督,把执法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执法过程的规范化运行。

   推进职业警队机制建设,切实提振警队士气面貌

  进一步加强警察职业意识和实战能力提升,严格内部精细化管理,拓展从优待警措施,努力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能,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做实做活新时期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开展民警党性修养和核心价值观教育,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于使命的思想根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警种主管责任,深化网上督察系统应用,严密危险源点动态排查和等级防控,同时,全面强化纪律规矩刚性执行,全面强化执纪监督,全面强化问责追究,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严厉追责各类违纪违规苗头行为,在全局形成敬法畏纪、遵规守矩的良好氛围。(南通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