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多措并举奋力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28.09.2016  16:19

    今年以来,如皋认真贯彻国家、省和南通市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层基础为重点,奋力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统筹谋划,整体设计,搭建“十三五”文化发展制度框架。 形成了以《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总纲,以《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构建城乡一体化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为基础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度体系,为“十三五”文化建设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以“一个中心”“ 两个分馆”为重点,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宣传、文化、组织、人社、体育、财政、规划、民政等八个部门参与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专项推进组,齐抓共管,各负其责。二是强化学习培训。组织各镇(区、街道)文化站长、部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文广新局中层以上人员赴苏南、浙江等地参观考察,开阔新眼界,学习新思路,培养明白人。三是抓好试点先行。在全市范围内挑选经济实力、基础条件、人文禀赋各不相同的三个镇和三个村先行先试。摸索实践,找寻办法,为全市面上推广提供了管用实在、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四是现场推进,任务分解。召开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推广三镇三村先行试点做法,进一步明确标准,提出要求。

三、探索实践,创新驱动,构建公共文化管理运行新体制新机制。 一是推动学校和大型企业文体设施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建立包括12家企业在内、有47家单位参与的如皋市图书馆联盟,全面实现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通借通还“一卡通”。积极推动如皋中专等市内15所中小学校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进一步拓展了城乡居民公共文化体育的活动空间。二是探索文化产品供给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采取政府委托服务和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年度送电影下乡任务委托给红叶电影队,向市老年体协购买文艺节目20场,向市文化馆购买节目14场,向市木偶艺术团购买节目40场。春节期间,由市农商行出资,与市文广新局共同组织送戏下乡12场。三是探索公共文化阵地管理使用新模式。九华镇、丁堰镇文化站引进社会力量参与阵地管理,将节假日和正课时间以外的阵地使用权让渡给文化经营单位,有偿开展文化艺术类培训,其余时段无偿提供文艺骨干培训、开展文艺演出,探索出了一条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共建共管、共用共享的新路。四是探索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新方法。大力推广文化志愿服务,建立志愿服务队伍200余支、文化人才库3000余人,为加强文化阵地管理、开展文化服务壮大了力量、积累了智慧。

    四、以人民满意为宗旨,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 一是抓好公共文化阵地免费开放。市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全面落实全年365天免费开放政策,开展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服务,延时、错时、上门服务,把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让渡给普通群众。二是开展市办重大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中国乙级足球联赛开幕式文体表演、“4·23”全民阅读日暨李渔读书节、“雉水之夜”广场文艺演出12场,组织开展第21届民营剧团节目调演和原创舞台作品调演。三是抓好镇村文化活动。持续实施镇村“4·6”文化行动计划和村(社区)“乐一天”农民艺术节。今年以来全市84个村(社区)举办了“乐一天”农民艺术节。

 

  (南通市文广新局)

宿迁市出台《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文化厅
徐州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百千万”走访帮扶活动
  为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