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警方强化措施推进110接处警规范化

16.05.2016  10:00

  今年以来,淮安区警方主动适应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110接处警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按照上级公安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110接处警工作的部署要求,采取三个强化,提高三个能力,强力推动110接处警规范化建设,110接处警效能和为民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今年以来,淮安区警方共接到群众有效报警1万余起,处警率达到100%,满意率达98.2%,“接警快、出警快、处置好、群众满意”等指标同比均有大幅提升。

   一、强化流程,提高110接处警队伍素质。 一是提升接处警速度。淮安区警方要求各单位的接处警人员要熟悉辖区的地理情况,接警时问话简洁,快速派警,快速出警,快速到达现场。要求各派出所做到“屯警街面”,推行“有警接警、无警巡逻”的运行模式,首批警力必须在10分钟之内到达现场,不得“坐等警情”。二是提升接处警态度。教育接处警人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服务态度,切实解决接处警过程中的冷、横、硬、推等行为,规范接处警用语,规范警情录入。三是提升接处警质量。淮安区警方经常性对接处警人员进行培训,要求熟悉各类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在接处警过程中做到“快、准、稳”,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二、强化效能,提高110接处警队伍水平。 一是处置程序规范化。淮安区警方进一步完善了接处警工作制度,对接警、调度、出警、处警、装备、着装等环节明确了职责界定和操作要求,使110接处警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并针对110接处警工作易引发群众信访的突出执法问题,对刑事、治安、交通事故、矛盾纠纷、灾害事故、群众求助等不同现场,规定了处置程序、文明用语、工作要求,提高了民警执法水平。二是装备配备规范化。淮安区警方统一为110接处警单位购置110出警车,配备了移动视频传输、GPS警车定位、350兆无线通讯系统等,制作了110处警装备箱,实现了出警车辆和装备的统一,提高了快速反应和现场处置能力。三是奖惩激励规范化。把110接处警工作纳入绩效考核重点,以接处警速度和质量、打击现行犯罪数、群众满意率等为主要指标,每月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对抓获现行和逃犯的兑现奖励基金,充分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实现大案小案同等抓、大事小事同样帮的目标。

   三、强化监督,提高110接处警队伍建设能力。 一是建立110督导机制。由分局指挥中心与督察大队联合,每月对110接处警单位进行一次督导检查,采取模拟警情与真实警情相结合的方式,对出警速度、着装规范、处置程序、情况反馈等方面,进行现场检查,随时通报,督促整改。并坚持每日点名、责任倒查等制度,增强110接处警民警的责任感。二是强化110监管机制。建立现场取证系统,每一起110接处警必须将现场取证音视频及时上传110指挥中心,既监督了接处警过程,又保护处警民警权益。安装了移动视频传输系统,每一起110接处警现场处置过程都能适时上传指挥调度平台,可随时掌握110接处警动态。同时,指挥中心通过GPS警车定位系统随时掌握110巡逻处警车所在的位置,控制不巡逻、不作为的问题发生。三是完善110回访机制。建立110警情处置回访制度,对所接报警100%进行电话回访,围绕出警速度、处置时效、民警态度、处置结果等内容,征求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询问报警人对警情处置的满意度。报警人对警情处置不满意的,立即通报处警单位主要领导,及时与报警人沟通交流,抓好整改落实。(淮安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