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江苏村镇银行力克 “水土不服”

30.03.2016  23:39
        “江苏的农商行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农商行分支机构遍及农村,经济新常态下,江苏的村镇银行该补齐短板了,尤其是那些发起行是商业银行的村镇银行该思考一下,怎么用心、用情留住客户,化解在农村的‘水土不服’。”昨日,在南京召开的2016江苏省村镇银行工作会议上,中国银监会江苏监管局副局长谭震祥将农商行与村镇银行做了一番对比,立即打开了全省村镇银行负责人的话匣子。抢占“三农”市场,村镇银行究竟还需补齐哪些短板?   县域全覆盖增速渐放缓   “72家村镇银行遍布全省120余个乡镇,提供全方位的普惠金融服务,已成为我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江苏省银行业协会村镇银行工作委员会主任郑卫介绍说,江苏省辖内村镇银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较快发展,已实现县域全覆盖。   截至去年末,全省村镇银行资产总额654亿元,负债总额558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7.3%和7.0%;各项存款余额46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70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8.1%和13.2%。2015年全省村镇银行共实现税后利润5.3亿元。累计发放农户贷款13.9万笔、511亿元,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8.6万笔、1810亿元。至2015年末,辖内村镇银行涉农贷款占比80%,小微企业贷款占比87%,户均贷款66万元,500万元以下贷款余额占比71%;存贷比98%,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各项贷款增速已经呈现放缓趋势。“2012年-2013年间,全省村镇银行各项贷款增速大约70%,而到了近两年,增速回落到18%,甚至一些村镇银行不再增长。”谭震祥罗列出一组数字说,全省村镇银行的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进入低速增长的阶段。   接地气,“用心”“用情”治疗“水土不服”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村镇银行要把业务做好、做精,就需要更用心、用情。   昨日会上,作为全省村镇银行的服务明星,东台稠州村镇银行客户经理李海燕获得表彰,她声情并茂地说,身为村镇银行的三农客户经理,首先自己得成为一名村民。   “为了让村民尽快熟悉我,也为了联系我时更方便,我在村里要道口的墙壁上张贴了20多张有我照片、电话及服务内容的宣传牌。”李海燕说,村镇银行的客户经理要了解村民,也要让村民熟悉并接受自己,要先从给村民做好事开始。   因为村民习惯于早上去田里打早工,李海燕就经常在早晨5点多钟跑到村里去,此时总会遇上村民,和他们拉拉家长,做做自我介绍,让村民先熟悉自己,进而了解村镇银行。到了交电费的时间,李海燕就在村里东家串、西家跑,用村镇银行提供的“全民付”机具帮他们收缴电费,一个村几百户人家,在每个月集中缴电费期间,李海燕往往早上5点多就到村里,一直收到晚上10点多钟,即使这样,一个村的电费也需要3天左右才能收完。   不为粗放经营买单还需政策推动   “当前,全省的银行业核销不良贷款达600多亿元,而主攻三农的农商行系统核销就达100多亿元,这意味着银行在为以往的粗放经营买单。”谭震祥坦言,前车之鉴,这不仅值得村镇银行思考,也需要监管部门有所作为。   “村镇银行不是人越多,机构设置越复杂就越好,村镇银行要走集约化经营的思路。”谭震祥认为,简易、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适合人员较为精简的村镇银行,而且在考核上应减少对人均指标的考核。   “村镇银行如果出现信用风险,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发起行要敢于承担责任,对村镇银行进行兜底,政府也会有所推动。”谭震祥说,江苏今年将鼓励村镇银行的发起行在市场上进行并购,通过出让股权实现兼并重组、优胜劣汰,那些办不好,风险积聚的村镇银行要适时退出市场。   此外,为调动村镇银行员工的积极性,谭震祥透露,今年,江苏将鼓励村镇银行实行员工持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