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苏州粮食行业发展之基

10.09.2015  15:16

              一、雄厚的经济基础给粮食行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苏州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大型城市,也是江苏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是江苏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2013年苏州市GDP总量达13015.7亿元,同比增长 9.6%,在全国所有市区中排名 第六位,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一位,人均 GDP达12.32万元。苏州紧跟改革步伐,服务业及新兴制造业在全国具有引领地位,2013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7%;制造业领域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380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4%。

     

              二、有利区位和发达交通助力粮食行业迈开新步伐

     

              苏州位于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东邻上海,濒临东海;西抱太湖,背靠无锡,隔湖遥望常州;北濒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南临浙江,与嘉兴接壤;距上海市区81公里,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长江入海的咽喉,是苏中和苏北通往浙江的必经之地。

     

              沪宁城际高速铁路、京沪高铁以及规划建设中的通苏嘉城际铁路、湖苏沪铁路、沪通铁路及沪宁沿江城际铁路“四横一纵”铁路线网,将形成沪、杭、宁、苏同城效应,提升城市竞争力。被交通部授予公路交通枢纽城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数居全省第一,高速公路路网密度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苏州组合港是由原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张家港港、常熟港和太仓港三港合一组建成的新兴港口,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重要组成部分,是江苏省最重要的集装箱干线港之一,是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是连接长江中上游地区和西部大开发地区的重要平台,是江海河联运,内外贸货物运输、装卸与仓储、多功能综合性港口。太仓港地处长江入海口南岸,曾有“天下第一码头”、“六国码头”美誉。拥有38公里长江岸线和-12.5米深水航道,是国家定位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江苏省重点建设的第一外贸大港。2013年太仓港全面实现了海港化,成为国内第一个实现海港化的内河港口。

     

                三、顶层设计高屋建瓴促使苏州全面开花 
     

              为做好“两个率先”,苏州市政府制定了“一核四城”城市发展规划。“一核”指苏州古城区,“四城”指苏州南部的太湖新城、东部的综合商务城、西部的生态科技城和北部的高铁新城。

     

              四、智慧城市带动智慧粮食新发展

     

              十八大首次把信息化水平提升列入发展目标,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化的引领和支撑,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动力。苏州的信息化工作起步早,成绩突出,2013年在全省信息化发展水平中排名第一,已入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早在2010年苏州就已经开始推进两化融合,通过制定行业发展的意见、指标考核体系等,引导和鼓励企业走信息化发展道路,2010年苏州工业园成为江苏省首批两化融合示范区。城市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完善,截至2013年末,100%的宽带网络实现农村城市全覆盖。“智慧苏州”网络平台已经上线,信息共享满足大多数人需要。

     

            “智慧城市”作为信息技术的深度拓展和集成应用,充分体现一个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2013年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中,苏州工业园以高分成功入选,之后苏州吴中太湖新城、昆山市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市张浦镇等以及整个昆山市均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苏州建设智慧城市的优势明显,雄厚的物质基础、强大的信息化产业、完整的信息产业链等,均为苏州的整体“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保障。

     

              五、城镇化建设及土地流转带动大粮食、大基地的发展

     

              苏州城镇化自改革开放后进入加速发展轨道,先后经历了乡镇企业造镇阶段、开发区造城阶段、网络型城市群发展阶段,目前正在向以提升城市品质和功能为核心的内涵式城镇化转变,化质量全国排名第九新型城镇化被称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苏州也是首批城乡一体化的四个试点城市之一,其城镇化发展水平及探索模式将引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