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教授:汤山方山可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24.12.2015  18:02

   南大与中科院古生物所专家著书介绍南京地质公园情况

  “汤山、方山可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本报讯(通讯员 陈孝正 记者 张昊) 由中科院院士、南大教授王德滋主编,南京地质古生物所许汉奎研究员等编著的《远古的遗迹——南京国家地质公园》一书近日正式出版。昨天,在南京地质古生物所举行的新书介绍会上,两位专家披露了最新科研进展。王德滋院士认为,仅凭南京江宁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独特的地质资源,完全可以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南京目前有两处地质公园被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分别是南京江宁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和江苏六合国家地质公园。在汤山,保存有距今5.1亿年的晚寒武纪到距今2.45亿年的早三叠世地层化石和发现南京猿人、南京智人的葫芦洞。在方山,可以看到距今1100万年—1000万年的方山火山。六合国家地质公园以火山群、石柱林群、雨花石层群和金牛湖及冶山铁矿形成“三群一湖一矿”组合。

  “在汤山葫芦洞,此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南京猿人和南京智人方面。最新研究发现,洞内的石笋也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许汉奎研究员透露,石笋地质较纯、生长缓慢,且长期处于密封状态,因此可以通过剥离石笋成分来测定石笋形成过程中的全球古气候变化数据。石笋如何能反映古气候?他给出了详细解释:“石笋是由地质元素在漫长历史过程中累积而成。通过一层一层剥离石笋的地质元素,精确研究其中放射性元素和碳同位素的成分和含量,放射性元素可以反映地质年代,碳同位素则可以反映同一地质年代下的气候状况。根据目前葫芦洞石笋所测出的地质年代、古气候与化石研究的结论一致,甚至与国内外学者采用大西洋沉积物、格陵兰冰心以及我国黄土层所测出的全球古气候变化的数据也很相近。

  王德滋院士认为,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相关地质研究还在不断更新,目前已挖掘出的独特地质资源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完全可以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在介绍会上,王德滋院士还透露了南京在地质公园建设上的最新进展。“去年,我与5位中科院院士联名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建设栖霞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报告。栖霞山国家地质公园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启动规划建设,届时南京将拥有3个国家级地质公园。”他介绍,栖霞山是宁镇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宁镇山脉出露了从寒武纪到中生代、时间跨度达6亿年左右完整的地层剖面,是我国东半部地质情况中南方类型的“天然地质博物馆”,“在栖霞山,陆续诞生了地壳运动中著名的‘南象运动’、地层学里的‘栖霞灰岩’等新名词,为海陆变迁提供了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