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三季度苏南人力资源市场十大核心数据发布——生产制造和销售业最需人才

27.10.2014  18:10

  为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数据监测,引导人才科学合理流动,指导企业做好人才储备预警,市人才服务中心专门选取“进场单位数”、“提供需求数”、“求职人数”、“专业排名前十”等十个数据作为监测要素,对2014年第三季度苏南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供需情况进行了监测,现就相关情况作如下分析。

    基本情况

  2014年第三季度,苏南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各类招聘会56场,其中常规招聘会52场、赴外4场,进场招聘单位1541家,提供各类岗位29150个,进场求职21498人。此外,7月份,市人社部门还通过市县联动,先后举办高校招生义务咨询会5场,吸引同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三江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200余所高校参会,13000余名考生和家长参与互动。

  才市分析  

  人力资源供需活力不足,各项市场指标下降明显。据数据监测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共有1541家次企业进场交流,提供各类岗位29150个,进场求职人员21498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三季度苏南人力资源市场各项指标都明显有所下降,其中进场单位数下降较为明显,降幅达到27.8%,由于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的下降,导致了这一部分企业的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对人才的吸纳处于疲软,大多数单位用人趋于饱和;因为进场单位的减少直接导致了岗位需求人数的大幅下降,降幅达到40.3%,求职人数较去年同期下降46.9%,其中七月份和八月份差距较大,下降了12.3%,二季度各类院校毕业生求职高峰的逐渐减退是一重要原因。整体来看,人才供给只占据了人才需求的74%,稍显不足。

  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招工难”伴随“就业难”。尽管总体人才需求量较去年同期下降较为明显,但是人才供给降幅更大,导致人才需求和供给匹配度并无明显改善,市场 “招聘难”和 “就业难”现象仍然突出。数据显示,三季度的人才需求主要以销售员、服务员、一线操作工为主,尤其是生产制造企业对一线操作工的需求始终保持强劲势头。但是部分企业在员工发展方面关注不够,导致基层岗位流动性大,离职率较高,留人困难;此外,从重复进场单位数来看,三季度重复进场单位数为75家,占进场总数的4.9%,也说明了企业招人困难。人才供给主要还是以无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为主,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和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13908人次,占求职总数的67%。此类人才大多想从事文职类和技术类,对于市场紧缺的一线工作并不感兴趣,这就无法避免地出现了“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的现象。

  生产制造行业和销售行业走势高涨,薪资待遇尤为可观。从单位需求看,三季度人才需求较多的企业主要分布在生产制造、销售等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其中民营、外资企业占了很大比重,它们的发展规模大、发展前景长远,故而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也是十分强烈的。此外,从薪酬来看,土建、生产制造、销售行业部分岗位薪资待遇是比较高的,平均水平在5000-10000元/月,一些紧缺型人才月工资已超过10000元。此类岗位对求职者的经验、教育背景、学历层次等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机械电子类专业人才仍然是需求重点,理工科专业较为吃香。从专业需求来看,三季度专业排名前十的依次为机械电子类2927人、销售业务类1733人、商贸服务类1421人、行政管理类1324人、计算机类1295人、金融财会类1101人、建筑施工类1017人、文员助理类966人、设计类805人、生物化工医药类847人。可见,机械电子类专业成为三季度市场人才需求的“香饽饽”,连续3个月占据榜首,需求总数占到10%。随着第三产业的稳步发展,销售业务类和商贸服务类的月需求量基本稳居前三位。整体而言,理工科专业的需求量明显高于文科。













稿件来源:镇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