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期:张家港悄然蓄积转型势能

28.10.2014  12:01

  新华报业网讯  在普通电视机、电脑屏幕、广告牌上贴一张薄膜,就能实现3D效果,画面更具立体冲击力——9月23日,记者在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见证了裸眼3D光学膜的神奇魅力。这种薄膜的量产,打破了国外企业的长期垄断,该公司投资45亿元在张家港保税区建设的2亿平方米光学膜产业集群今年全面达产后,将成为全球产业链最全、集中度最高、竞争力最强的光学膜生产基地。

  一批比肩上述光学膜项目的重量级项目,纷纷选择落户张家港。“产业决定城市,产业强则城市强,产业转型升级对张家港至关重要。”张家港市委书记姚林荣说,张家港连续获得唯一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县市、首个摘得“联合国人居奖”县级市等荣誉,综合实力始终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三甲,靠的是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实力提升与各项社会事业进步。当前,张家港正全力争当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排头兵,必须强化产业竞争力,加快构建“结构优化、质效提升”的现代产业体系。

  “靠科技人才推动传统产业实现华丽转身,靠重大项目提升张家港产业能级,靠现代物流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这是张家港审视自身后定下的新发展基调。今年以来,张家港推进实施“810工程”,即十大制造业基地、制造业项目、科技载体、服务业项目、专业市场等,实现包括经济实力、创新能力、生态文明等在内的“六个提升”,而核心正是以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更具竞争力的城市。

  “一个大项目的落户,不仅产生产业上下游集聚的链式效应,还能带来抱团发展的葡萄串效应,提升规模经济的发展后劲。”张家港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翁羽人介绍,保税区以总投资360亿元的页岩气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总投资18亿美元的道康宁-瓦克有机硅产业基地等为依托,发力打造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千亿级产业基地,实现规模经济向占地少、能耗低、技术与资金密集、附加值高提升。

  今年以来,张家港在重大项目上频频发力。“张家港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华东首家“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已集聚富瑞特装、西马克等一批国内外再制造企业,今年有望实现销售120亿元;“张家港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已集聚销售超亿元企业39家;全球顶级润滑油添加剂制造商“润英联”、全球领先的高性能特性材料供应商“霍尼韦尔”等“牵手”张家港。

  张家港升级“流量经济”,壮大现代服务业。面对钢铁产能过剩、市场走势下滑,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提出,将企业发展的重心从量的增长转移到质的提高上来,举措之一就是打造玖隆钢铁物流园,拓展与钢铁主业关联度大的多元化经营领域。今年以来,物流园新增入驻企业110多家,累计入驻企业已突破1400家,注册资本达150亿元,一艘钢铁物流“航母”初露雏形。

  发展“新流量经济”,张家港瞄准了“”,还专注于“”。依托政策功能和制造业集聚的双重优势,张家港已形成化工品、纺织原料、粮油、名贵木材等四大专业市场。其中,江苏化工品交易中心现货成交价格已成为国内液体化工品现货价格的“晴雨表”,是全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液体散化集聚区之一。张家港建起全省唯一的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力争3至5年,实现汽车整车年进口20万辆、出口30万辆的规模,全面形成具有高辐射力、高附加值的进口汽车综合产业链。张家港口岸还是全省最大的葡萄酒、冷冻肉进口口岸。

  集聚新人才,发展新产业,塑造新城市。今年以来,张家港引进29个“千人计划”专家产业化项目、40多个领军人才(团队)、博士90多名,为产业转型升级不断积攒智力支撑。步入经济增长“换挡期”,张家港悄然蓄积转型势能,为现代产业体系布局,也为建立现代化新港城构筑了最大底气。本报记者庾康高坡李仲勋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