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夺得全国"挑战杯"大赛3个特等奖

24.11.2015  17:52

  特等奖数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一!在20日落幕的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上,南京理工大学获得3个特等奖、1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并以450分的总分,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捧得最“”奖杯“挑战杯”。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此次共有来自全国528所高校的1569件作品参赛。

  南理工此次参赛的作品共有6件,件件都有创新点。比如获得特等奖的“小卫星”,相关的分系统均为自主研制。同获特等奖的一款显微镜更是对目前的显微技术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

  显微镜的研发团队成员、电光学院研二学生林飞介绍,目前常用的细胞显微镜观测需要对细胞进行染色或标记,或通过外界激发光源对细胞成像进行分析,但这些标记以及长时间的曝光往往对细胞有一定伤害,甚至导致细胞死亡,无法获知细胞真实状况。而他们的“SCscope”显微镜不但不用把活细胞染色,还能看到三维立体的细胞,“可以生成高达2.8亿像素的‘全视场、高分辨’图像,这就好比在一张千人大合影中,可以看清每个人脸上的痣。

  不仅技术含量高,记者发现,此次获奖的作品还非常接地气、易转化。获得二等奖的“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地铁车辆轮对尺寸在线动态检测系统”已经在广州地铁应用。

  “地铁列车行驶一段时间后,车轮就会有磨损,磨损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自动化学院王晓浩介绍,目前国内的地铁公司基本都是雇佣人工对车轮进行检测,成本高、误差大,测量一列车至少需要两个人花两三个小时。他们设计的在线动态检测系统,只要列车经过,3分钟就能够实时上传测量到的车轮数据,并与安全范围进行比对。

  “国内外也有类似的检测系统,但都不‘实用’。比如,欧洲厂家的产品,不仅售价高达1000万,且检测时必须把地铁的铁轨换成他们特制的;国内一厂家的产品必须把测量系统安装在铁轨上,列车一经过,测量机器就被震坏了。”王晓浩介绍,他们的产品经过特殊的算法,只要安装在铁轨旁边,就可以获得列车轮子的真实数据。广东地铁部门经过1年多的试用,反馈非常好。(谈洁)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