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留下你,养老护理员?

01.07.2016  16:22

 

 

当你老去,走不动了,谁来照顾?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6万,平均每4人中就有1名老年人,是全省人口老龄化比重较大的地区。目前,我市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和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不足20家,持证养老护理员100余名,巨大的人才需求缺口,理应让养老护理员这个职业非常抢手。然而,记者近期在养老机构调研中看到的情况却并非如此。养老护理员劳动强度高、工资待遇差、社会地位低,正成为养老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超300名护理员受训,留靖在岗人员不足一半

 

目前,我市养老服务机构17家,其中包括公办养老机构11家,民营养老机构6家,有近千名老人在这些养老机构养老,而我市持证养老护理员仅133名。除此之外,我市10多家民间自办托老、养老公寓还有五六十名养老护理员。根据有关规定,养老机构需要一级护理以上的老人对应的护理员比例应达到4∶1,健康老人对应的护理员比例为7∶1,我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明显短缺。

 

养老护理员招聘难、留不住,市光荣院院长孙凤益有着切身感受。去年年底,光荣院对外招聘10名养老护理员,前来应聘的人寥寥无几,最终只招到5名。令孙凤益意外的是,新招的两名护理员仅干了几天便要辞职,“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工资待遇还低。”这是两名护理员给出的离职理由。

 

刚创办护理院时,护理员流失率较高,许多护理员入职不足一个星期即离职,时间长的也就三五个月。”爱心专业护理院院长朱秀璋介绍,护理员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低是养老护理员流失的主要原因。另外,很多老人脾气古怪,稍有不顺便会发脾气,很多护理员受了委屈便不愿再留下。朱秀璋说,目前,爱心专业护理院的32名养老护理员年龄都在50岁~60岁之间,大多数是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要想招聘到年纪轻、文化层次相对高的护理员几乎不可能。近两年,也曾有几名20多岁的年轻人前来应聘护理员工作,他们大多是养老护理与服务专业的毕业生,但往往都是干了几天便匆匆离去。

 

记者从乐龄护理员培训学校了解到,从2010年开始,我市总工会、民政部门联合培训学校,培训养老护理员超300名,而现在仅剩133名持证护理员在我市养老机构工作。“其中至少有三成护理员流动到了外地。”该负责人介绍,我市不少辞职的养老护理员直接去了苏州、无锡、上海等地的家政公司,从事居家护理员工作,持有护理员资格证的护理员工资待遇明显得到提高。

 

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员概况(不完全统计)

 

 

大家谈>>>

 

养老机构:提高待遇、尊重护理员

 

解决护理员难招问题,首先要提高工资待遇。”对此,接受采访的多家养老机构负责人均有共识。靖江老年福利中心的26名护理员,从中心试运营开始,就一直工作至今。老年福利中心主任周萍说,在工资待遇方面,中心为所有护理员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针对社会上不少人对护理员的偏见,中心所有人员将护理员定位为护士,使他们觉得是一份很神圣的职业。

 

精神层面的满足感也是不可或缺的。”爱心专业护理院院长朱秀璋说,养老机构首先要让从业者对自己的行业充满敬意和自豪感,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尊重护理员这个群体。

 

民政部门: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

 

近年来,市民政局对养老机构发放床位补贴费,减轻养老机构的负担,让养老机构把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改善养老护理员待遇,鼓励用人机构根据护理员的职称、技术水平提高工资标准等。每年推出护理员免费培训和鉴定,让养老护理行业走职业化、专业化、年轻化道路。

 

去年,我市还出台了《关于做好养老护理员学习培训及落实补贴制度的通知》,明确对取得养老护理员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职业培训资格证书后,在养老机构护理岗位连续从业2年以上的人员,分别给予每人3000元、2000元、1000元、500元一次性补贴。

 

专家意见:感情培养不可忽视

 

刘贞月,北京市同年华养老院院长,全国老龄办信息中心养老服务中心机构托管部主任,养老管家。

 

想要留住护理员,除了基本的物质待遇做保障,还需要进行感情培养。首先要让护理员有家的感觉。处理好护理员与机构的关系仅仅是一个方面,维护好护理员与老人及其家属之间的关系同样重要。可以定期组织各类活动,创造可以让护理员和老人以及家属充分互动、深度沟通、增进感情的条件。以上是激励层面的做法,为的是留住人;要服务好老人,还要不断提升护理员的素质能力,就必须进行定时、及时培训。

 

对 话

 

养老护理员高领娣:我为什么能坚持18年

 

今年47岁的高领娣在金秋托老院工作已经18个年头,如今已是托老院的护理部主任。

 

记者:你是怎样走上护理员岗位的?

 

高领娣:1999年,我下岗后一时未找到工作,后经人介绍来到金秋托老院,成为了一名养老护理员。

 

记者: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克服的?

 

高领娣:刚开始从事护理工作很不适应,30岁的我成天和老年人打交道,很多人还需要24小时护理,脏、臭、累让自己很不习惯。但是硬着头皮适应了两个多月,自己就慢慢地开始喜欢上这份工作。

 

记者:是什么让你坚持这份工作这么久?

 

高领娣:我也曾想过换工作,但很多老人在这住了十几年,我把他们都当成了亲人,大家有了感情。另外,看到老人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安度晚年,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记者:你认为护理员要具备哪些素质?

 

高领娣:要有爱心、有奉献精神;要有扎实的护理知识,能针对不同老人,开展不同方式的护理;要爱岗敬业,才能用心做好护理工作。

 

记者:对于将来,有什么打算?

 

高领娣:这么多年我早已经将托老院当成了自己的家。即使再过几年我退休了,但是只要还能做,就会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