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拥军人物】周宏英:可亲可敬的“兵妈妈”

04.08.2015  20:16

周宏英(中)和女儿、女婿 

  中国江苏网8月4日讯(记者 王千榕)  从13岁开始为新四军做鞋袜的“大丫头”,到83岁被授予“江苏最美拥军人物”称号的老奶奶,江苏仪征的周宏英老人70年如一日,用送子孙“当兵”、为军婚“牵线”、办实业“惠兵”、赴兵营“劳军”的实际行动,默默无闻地为固我“长城”添砖加瓦,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拥军无止境、爱兵无尽时的佳话。

  1994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江苏省军区授予“拥军模范”称号;200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新闻人物”;2008年,被全国妇联评为“中国百名优秀母亲”;2011年,被《军嫂》杂志社、南京军区空军等单位授予“全国十大军婚红娘”称号;2015年7月,被授予“江苏最美拥军人物”称号……

  在那一身身绿军装的心目中,周宏英老人就是那个“请允许我喊您一声兵妈妈”的“兵妈妈”。“兵行千里万里呀,也走不出您的牵挂”,“兵在海角天涯,就像守卫在您的目光下”,军旅歌唱家吕继宏唱出了人民子弟兵对周宏英老人那样的“兵妈妈”的心声。

   参军梦想的延伸:一家走出12位共和国军人

  “兵妈妈”周宏英的拥军情结源自少女时代的当兵梦。1945年,13岁的周宏英和姑妈去铜山清水桥一带避难。在那里,她第一次看到了新四军,于是萌生了当兵的念头。可是由于年龄太小,部队没有接纳她。

  看到战士们脚上的鞋破了,露出了脚趾头,回家之后,周宏英开始学做布鞋和鞋垫。接连做出几双鞋垫后,周宏英将它们放在竹篮内,上面用猪草盖着,悄悄地送到解放区。打这以后,她就经常穿梭于高桥、贾家营、罗营之间,为解放区的战士们送鞋垫。

  1949年的一天,周宏英的家中突然住进了很多解放军战士,其中有一个叫小李的卫生员。小宏英跟小李讲,“我要跟大军一起过长江”。部队开拔前一天临睡前,小宏英还特别叮嘱小李,出发的时候一定要叫醒她一块儿走。可是一觉醒来,天已大亮,大军已南下。周宏英伤心极了。为这,她在家里整整哭了三天。

  1953年初,周宏英在别人的介绍下,结识了后来成为自己丈夫的彭德金。当时正赶上抗美援朝,周宏英对彭德金提出结婚的唯一条件就是他去参军。由于彭德金患有鼻窦炎,征兵体检没有过关,这让周宏英遗憾万分。她对彭德金说:“等将来有了孩子,是姑娘一定让她嫁给军人;若是儿子一定送他去参军。”

  周宏英和彭德金生育了3个女儿、1个儿子。眼看大女儿彭永珍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周宏英亲自动员做工作,并“约法三章”——未来的女婿必须是当兵的。女儿对于妈妈的话最初并不以为然。“妈,嫁给当兵的,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现在谁还找当兵的?”“在妈的眼里,当兵的人是最可爱的人。他们虽然没有多少金钱,也不能天天守在妻儿身边,可他们人好,靠得住。听妈的话没错。”就这样,长女永珍嫁给了驻仪某部连长王家文。次女彭珠、三女彭美也像大姐一样,先后嫁给了现役军人。

  1982年,周宏英的儿子彭平高考落榜:是去部队当兵,还是进厂当工人?当时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炮声尚未停息,亲友、邻居都好心地劝告周宏英:“前方正在打仗,你就一个独生子,还是让他进工厂吧。”

  周宏英对儿子说:“我和你爸结婚时就约定,将来生了儿子去当兵,生了女儿就嫁给军人。你就去圆妈妈的这个梦吧。”

  儿子是答应了,可爷爷、奶奶一百个不同意。周宏英心平气和地对公公、婆婆说:“伢子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不心疼谁心疼?我不担心谁担心?但国不宁,家不安,想过好日子就得有人去保卫国家”。在周宏英的“软磨硬泡”下,老人的工作做通了,儿子顺利地通过了体检,穿上了军装。

  儿子彭平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当兵第二年就入了党,第三年就提了干,并在一次急难险重任务中荣立二等功。后来,还娶了一位女军人为妻。

  外孙和外孙女陆续到了当兵的年龄,周宏英又自告奋勇去做女儿的工作,把外孙、外孙女送进了人民军队这个大学校。

  在周宏英的大家庭里,先后走出了12名共和国军人:堂弟、小叔、儿子、侄子、侄孙、外孙、外孙女……个个争气,人人优秀,全都在部队入了党,有的提了干,有的受过奖,侄子周仁林还荣立了一次一等功。

  周宏英不但动员自己家里人去当兵,还现身说法动员邻里的孩子去当兵。“好男儿就要去当兵,部队锻炼人出息人。”这句话,周宏英是走到哪说到哪。

  每当有客人来到位于真州镇染坊巷的周宏英家中造访,她都会指着挂在墙上的一幅幅家人戎装照,自豪地介绍道:“自己没能当兵,老伴也没能当兵,这一直是我的遗憾。但是,我最骄傲的是我们家出了这么多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