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大幕拉开 6000名考生南师大赶考

13.06.2015  12:17

  新华报业网讯 昨天,6000名考生齐聚南京师范大学,揭开了2015我省高校“自主招生”的大幕。今年,根据教育部要求,所有高校自主招生放在高考之后进行,记者从南师大了解到,全省共有近6000考生申请参加该校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

   试题灵活,涵盖面广

  自主招生该怎么考?今年南师大的考题,主打关键词是“灵活”,希望考生能够有百科全书般渊博的知识储备。一位考生告诉记者,“考题里有‘2X+Y=1的解析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这样的‘数学题’,也有‘光学显微镜’的问题,甚至还要你评价中国的政治经济模式,涵盖面非常广。”很显然,久困书斋不闻窗外事的考生是无法顺利通过这样的“混搭”考查的。

  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家长们也顶着太阳在焦急地等待,每出来一个考生,都会有家长围过去试着打听考题是什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家长们普遍选择陪考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考生们大多都要继续“赶考”,完成了南师大的自主招生考试后,他们还将赶赴“下一站”。盐城考生顾同学说,自己是11日赶到南京的,12日上午完成南师大面试后,下午就要坐高铁去上海参加另一场面试。“我还报了上海交通大学,明天早上九点考试。”顾同学表示,时间虽然紧了一些,但两所学校的考试时间能够错开就已经是万幸。

  据悉,今年约有六千名考生参加南师大自主招生,共分为三个类别,首先是教育部要求的针对省内考生的自主招生,第二个综合评价录取,第三个就是面对农村专项的自主招生。南师大学生处处长贲国栋介绍,今年报名自主招生的考生比去年多,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人数变多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今年的自主招生安排在了高考之后,另一个则是教育部取消了联考,取消了实名推荐,让考生放开了报,这样考生就比较多。

   综合评价”录取让评价体系更多元

  今年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第一年,不仅高校“自主招生”时间挪到了高考后进行,教育部也对拥有“自主招生”权限的高校进行筛选。我省11所省属高校也由原来的“自主招生”变成了“综合评价”。其中,南京师范大学比较特殊,除了往年的自主招生降分录取这一种模式之外,也加入了“综合评价”录取。

  接受记者采访时,南师大学生处处长贲国栋打了个比方,“以往的‘自主招生’是拿着合格证,让你过本一线就可以录取,如果你特别优秀,你可以在南师大本一线下15分,最低不低于本二线,优秀的学生,过线录取以后,无条件满足他的第一志愿。”而“评价录取试点”即:高考录取中,高考分占50%,面试占20%,综合素质占20%,4门学业水平测试分数占10%。相加后,由高分到低分录取。

  今年,南师大报名这项考试的有1800人,角逐120个录取名额。贲国栋说,这种多元化评价方式,目前已经在浙江、上海“高考改革地区”先行试行,今年我省11所省属高校加入试点,为我省高考改革做准备。“综合评价的方式比较符合多元综合录取的评价体系,让高考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贲国栋说,将学业水平测试,平时表现,还有学科特长的这种评价综合起来,可以更加客观的考评,给考生更好的机会。(杨甜子蔡蕴琦)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