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西路拓宽发现定淮门城门遗迹 专家呼吁原址保护

03.09.2015  10:41
  施工现场。  

   定淮门历史照片。

  

  新华报业网讯 模范西路拓宽施工中发现明城墙遗迹,条石、城砖与石块垒砌的基础被逐一清理出。考古部门相信,他们找到了南京城墙13个明代城门中的定淮门,该城门在上世纪60年代初遭到拆毁,从地表上消失,只留下地名。因此有专家学者希望此次考古成果未来可以原址展示,今人就可知晓定淮门的位置。扬子晚报记者张可文/摄

  遗迹分布特点显示这是一座城门

  由于模范西路拓宽工程直达定淮门桥下,与预想的城墙走向发生交叉,而且工地以北百米之内就是通向挹江门方向的城墙段落。因此,国家文物局早在今年5月就批复南京市文广新局在开工前进行考古。此次发掘的面积约100平方米左右,仅是冰山一角,但已从泥土中现身的遗迹内容颇丰。

  扬子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探方内西端为一面较完整的砖墙,其方砖的长宽高接近40厘米、20厘米、10厘米,与明城砖的标准规格一致;砖墙东侧是一面较为低矮、由方形石块垒砌而成的石墙;再向东,则有较大型的条石和残损的明城墙砖。考古部门相关人士透露,此处遗迹不仅是定淮门附近的城垣,还可能就是定淮门城门本身。

  定淮门原名“马鞍门

  定淮门为明代13座城门之一,位于南京城西,外秦淮河东岸。文献记载,定淮门有一个门洞,高约8米,宽约6米,城门外侧有一层石质拱券,其上是城砖拱券。定淮门原名“马鞍门”,因临近明初城内的还有一座“马鞍山”。现在马鞍山因城市发展建设已经消失。明洪武七年(1374年),秦淮河发生水患,马鞍门易名为定淮门,以求秦淮安定。定淮门具体拆除时间并无记载,但至少在1962年时,定淮门尚存。

  专家建议后期建设要避开遗迹

  南京市文广新局介绍,目前考古尚未结束。未来将会请专家全面评估发掘价值,拟定保护方案,如果专家认为需要保留遗迹,道路拓宽工程的规划就要重新调整。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方青松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由于此次发现的不是一般城墙,是定淮门的遗迹,意义比较重大,因此应该进行原址保护展示。后期的工程建设又应该避开遗迹。“如果未来有条件,还应该按照光华门遗址公园的模式,将周围环境提升打造成一个公园。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