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退捐助余款"呼唤立法跟上

25.02.2016  11:37

  据报道,去年12月,13岁单亲家庭女孩梁颖,因患癌症晚期且家庭贫困,引起广大爱心人士关注,并响应呼吁纷纷捐款。今年1月14日,梁颖病重不治去世。有细心的爱心人士发现,当初的捐款并没有用完,于是联系梁颖的家长,但被告知不愿意退钱。

  回看这次募捐,简直是一地鸡毛。一是,究竟募捐到了多少钱,并没有权威数字;二是,整个治病到底支出了多少钱,也还是说不清楚。于是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最后结余了多少钱,有不同的答案;二是,对事情的结论,一方说是余钱不退,而另一方说是已经花完,所剩无几了。

  其实,网友发起捐款而引发矛盾,这样的事已经发生了许多起。根源在于,对于这种“互助性募捐”,我们没有监督管理的制度设计,处于无序状态,许多问题需要答案。一是发起捐款的条件和程序问题。向社会呼吁捐款是否需要对发起人条件进行审查,是否需要批准?二是善款如何管理、使用、监督?由谁决策、实施以及向社会公开?三是,善款是否专款专用,结余的怎么办,由谁决定对多余善款的安排?四是,捐款者如何介入对善款使用的监督,他们有怎样的权利,如何体现捐款者的意愿?这方面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显示了立法工作的滞后。到底如何对待正在蓬勃兴起的个人募捐,确实到了急需作出回答的时候了。殷国安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