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穿“野鸡大学” 考生家长也有责任

26.06.2015  19:08

  日前,《第四批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发布,此次警示榜曝光了118所虚假大学,其中,北京成为“重灾区”,江苏地区也有5所上榜。

  “虚假大学”又被公众称为“野鸡大学”,没有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和网络诈骗,是这些大学隐匿的本质特征。形形色色的“野鸡大学”就像打不死的“小强”,每年高考前后都在深深刺痛公众的神经。令人费解的是,虽然“野鸡大学”招摇撞骗的手法拙劣、骗术低级,但却屡屡有考生和家长上当。

  拆穿“野鸡大学”骗局,为何就这么难?究其原因,可以总结为三点:一是相关部门存在一定监管“盲区”,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并没有执法权;二是考生和家长不健康的求学心态作祟,“文凭情结”导致出现“病急乱投医”;三是正规大学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低,发现“李鬼”后也鲜有人站出来指证。但是,“野鸡大学”泛滥的根源,还是在于不健康的求学心态以及社会畸形的学历崇拜。

  教育部门每年都会公布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院校名单。教育部门还特别提醒说,这个名单之外的各类办学机构均不具备招生资格。但部分考生和家长偏偏相信“潜规则”,认为只要掏钱,分数再低也能上大学,上大学无非为了一纸文凭,这种心态值得深思。

  转变人才观念、改变社会风气非一日之功,但拆穿“野鸡大学”骗局、清理“野鸡大学”,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除了呼吁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加大对教育办学的监管力度,我们还要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多关注权威部门信息发布,擦亮眼睛保持警惕,切莫“病急乱投医”。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