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抽检羽绒服 四成样品透气性不足

24.01.2015  00:20

  中国江苏网1月23日讯(记者 王逸男)长期以来,羽绒服产品存在羽绒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短斤少两、穿着过程中羽绒漏绒钻绒等问题。日前,江苏省质监局对市场上的羽绒服装产品进行抽查,抽查的221批次样品中,合格174批次,合格率为78.7%。

  今天,记者从江苏省质监局获悉,抽查的羽绒服价格从99—2895元不等,覆盖了主流品牌。此次抽查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有:羽绒原料以次充好、虚标含绒量、绒子含量偏低、充绒量不足、纤维含量标实不符、标识标注不规范。

  在羽绒服的充绒量成为衡量羽绒服好坏的重要标准。而羽丝、毛片和打碎毛不能算在含绒量中。许多商家以次充好,用粉碎毛来充当羽绒。标称中山市石岐区远胜制衣厂生产的羽绒服(商标:战地吉普)标称白鸭绒90%,实测含绒量为0,成分均为粉碎毛和羽丝。标称北京心物不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生产的长羽绒服,标称充绒量155g,实测仅为120g,充绒量明显不足。

  抽检中记者发现,300元以下的羽绒服合格率为63%,1000元以上的羽绒服合格率也仅为74%。“高了十个百分点,但是价格却差了三倍多。因此消费者选择羽绒服不能只追求价格,而是要保暖、材质好。羽绒根据来源一般可分为鹅绒和鸭绒,就生长成熟的鹅绒与鸭绒比较而言,鹅绒的绒丝长,绒朵大,蓬松度高,舒适度高,因此品质好,价格就比鸭绒要高。”苏州市纤维检验所检验室主任郭建峰说。与此同时,郭建峰表示许多商家为了增强羽绒的保暖性,面料质地非常不透气,在检测的127批次中,竟有80批次透气性<5mm/s,透气性较差,占比63%。透气性≥5mm/s的羽绒服占比37%。

  郭建峰提醒消费者,含绒量和充绒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羽绒服的蓬松度和保暖性。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应留意标签上注明的含绒量和充绒量。目前市场上销售以白鸭绒和灰鸭绒为主,选择含绒量70%以上的羽绒服适宜;羽绒服的内胆或衬料应具有防钻绒的性能。选购时,要注意羽绒服的面料及里料、线缝处是否有较明显的羽绒钻出。

  同样,蓬松感也决定了羽绒的好坏。“将蓬松的羽绒服挤压一下,再松开后,迅速回弹,恢复原状的,说明羽绒的蓬松度良好,产品具有较好的保暖性。如含绒量低,或掺有一定量的毛片或粉碎毛的,回弹性就差,拍打后发死,像棉絮一样。”郭建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