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报:江苏国税局打出督查“组合拳”

29.09.2015  18:50

打通工作落实最先、最后、最常和最难四个“一公里”
江苏国税局打出督查“组合拳”


  近日,江苏省河海大学图书代办站负责人王平收到了国税局发来的短信提醒:“根据文件规定,您公司若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0万元以内,可自2015年10月1日起到2017年底,依法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正在谈生意的王平说:“税务部门落实政策就是快!”
  对此,江苏省国税局总经济师张健表示,政策落实快,是用督查“组合拳”抓落实的结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以来,江苏省国税局注重“系统谋划、务求实效、持续改进、综合协调”抓督查,打通了工作落实的最先、最后、最常和最难四个“一公里”。
  系统谋划抓督查,布局“最先一公里”
  江苏省国税局抓好督查落实的启动环节这个“最先一公里”,做到决策部署同步启动督查程序,及时拟定督办通知,按照定工作任务、定责任单位、定目标要求、定落实时限的“四定”要求形成督办单,确保决策议定事项迅速落地。
  今年以来,江苏省国税局先后督办了税收管理改革等18项重大议题,推动了税收职责清单(2015版)、风险应对模板和法律指引等重要文件制度的及时出台和规范实施,保障了全局重大决策议定事项的贯彻落实。该局督办的全省棉纺企业“高征低扣”税收政策的调整实施,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肯定。
  江苏省国税局巡视员王金城说:“我们通过把督查的要求嵌入流程,所有的工作事项、流程节点都有督查要求,工作任务由谁督查、督查什么、怎么督查一目了然,从根本上解决了重布置、轻落实的问题。”
  务求实效抓督查,落地“最后一公里”
  基层作为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是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督查的重中之重。江苏省国税局对涉及基层的工作,以工作落地为目标,有针对性地采取最适宜的督查方法。
  在对税控系统服务单位乱收费整治的督查工作中,该局督查组直接进入增值税发票升级工作现场实地查访,发现了服务单位现场搭售设备、多收专用设备延保费等问题,以此为突破口,在全系统开展违规收费清退工作,维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企业多缴税金应退尽退工作意义重大。但是,金额小、纳税人多、退税手续麻烦等因素导致落实不力。江苏省国税局将这项工作列入督查范围,整合多缴税金数据,逐一筛选数据,分类处理逐户核实信息,加强与国库部门协作,简化退税资料,打通退税“最后一公里”,确保“该退的税,一分钱都不留”。
  持续改进抓督查,打通“最常一公里”
  日常性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面广量大。江苏省国税局通过开展日常网上巡查、分析工作,依托税收数据情报平台的信息,在税收政策落实过程中加强督查,以“马上就办”的务实作风一抓到底,加强整改。
  2014年10月,小微企业增值税起征点从2万元调高到3万元后,少数税务机关集中调高定额,导致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走样。江苏省国税局通过对个体双定户核定定额数据的多时点提取,调查复核各地的整改落实情况,对违反政策调高定额的做法进行全面纠正,及时退还了已征税款。
  江苏省国税局督查主管部门负责人说:“我们通过实时跟踪督查,认真查找落实中的‘短板’,及时整改纠偏,从年底一次算‘总账’转变成按节点细算过程‘明细账’,切实推动了各项税收工作的持续改进。”
  综合协调抓督查,攻克“最难一公里”
  江苏省国税局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健全会商会办机制,深入调研,集中系统资源攻克“最难一公里”。
  在落实国务院政策措施情况的专项督查工作中,江苏省国税局成立7个督查组分赴各地开展整改督查。针对督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部署了8个方面的整改措施,确保国务院政策措施在全系统落实到位。
  督查工作不仅对症下药“开方子”,还严格问责“打板子”。上半年,江苏国税督查部门对5个落实不力办件涉及的3个部门、单位作出退办处理,并通报批评。去年年终考评时,省局有12个部门因工作不到位,督查考评被扣19.8分。(苏惠文 本报记者 徐云翔 )
  2015年9月29日《中国税务报》A2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