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南京护士能“一针见血”,巧手是相互戳出来的

09.12.2015  13:06

李冰冰国外扎针喷血,发微博思念祖国护士,你可知道——

咱南京护士能“一针见血” 巧手是相互戳出来的

   江苏省人民医院护士正在仿真手臂上进行穿刺操作。

   在LED静脉观察仪帮助下为小患者做静脉穿刺准备。

   李冰冰微博晒出的在国外扎针的照片。

 

  微博粉丝有3600万的李冰冰12月6日在国外因生病发烧住院,护士扎针不顺利,出了不少血,冰冰姐微博秀了一下在病床上的情形,感慨了一下该护士连道歉都没有说,表达了一下对国内医务人员的思念之情。

  很多网友看到这则微博后,除了安慰在异国“遭殃”的李冰冰,对国内外医护人员及就医体验也纷纷发表感慨:“还好是在国外,不然中国的护士又要遭殃了!”那么,南京护士一针见血的本领,又是如何练就的呢?

   李冰冰发微博,

  国外扎针“惨痛

  李冰冰:扎一下没扎进去,扎两下没,扎三下,呼,鼓包了,里面见了血了?换个地儿,一针扎进去了,噗,血喷床上了!眼冒金星看着护士刚想说没关系,她把‘sorry’吃掉转身飘走了~真疼哇~超级思念ing祖国的医护人员啊!

  网友:国外扎针的人少,哪有那么多人练手

  网友:在国内,一针没扎进去,病人就瞪眼了

  网友:中国其实哪都好,就是医患关系总不好

  照片中的李冰冰躺在床上面容憔悴,已经烧至39.7℃,左手还插着输液管,白色的床单上还留有扎针时的血迹。手上密密麻麻全是针眼,惨不忍睹,让网友直呼心疼。

  没想到这条微博在短短一天之内迅速地火了。12月7日下午评论已经达到1.6万。

  有细心网友推断,虽然李冰冰没有提及她所在的国家与医院名称。但从她5日前的微博来看,她刚刚落地便病倒,在她病床后的告示上有“St Andrew's War Memorial Hospital”的字样。经网友查询,这家医院为“圣安德鲁斯战争纪念医院”,位于澳大利亚东部海滨城市布里斯班。

  另外,网友们都知道,实际上国内护士输液,一般都是在手背静脉上选血管扎针。“如果是国内的医院,护士可能扎第一针如果没成功,很多病人和家属就会皱起眉头,护士就会赶紧道歉。

   国内护士巧手如何炼成的

  针对李冰冰的遭遇,昨天有网友说“国内护士操作技术比国外护士强多了,我们不否认国外科技的先进,但是中国人的双手就是比欧美人灵巧。”那么国内护士“一针见血”的巧手是如何练就的呢?

   为练好打针,她们都曾亲身被“”过2-3次

  江苏省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静疗学组组长陶彤告诉记者,省人医的护士姐妹们从在校生期间就开始认真练习这项“针上功夫”了,当年还是护校学生的她为了更好地练习基本功,除了反复在仿真手臂上练习打针外,宿舍里的小伙伴们都给对方当过模拟病人,每个人都被戳过2-3次。“这是基础练习,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如果不在人体上打针,是无法体会到什么才是适合的进针角度、进针速度,也就无法熟悉了解各种血管的情况。

  江苏省人民医院护理部顾则娟主任介绍,新护士到院后除了继续在仿真手臂上进行练习,还要在带教老师评估合格后,去输液室完成“百针计划”。“百针计划”结束后,几乎所有的新护士均能娴熟地进行输液穿刺操作。

  据了解,江苏省人民医院输液室平均每位护士半年静脉穿刺人数在2000余人次,因此在输液室培训半年以上的护士到了其他科室后特别受欢迎,“她们穿刺技术娴熟,动作快、患者痛苦小,深受患者的喜爱。

   有经验的护士也要培训两年,才能到儿科输液室

  南京市儿童医院输液室护士长苏玲告诉记者,其实真正能走上儿童医院输液台进行穿刺的护士,必须是工作满两年以上的,不然一些新手很容易因为多次穿刺失败,惹怒家长。一旦遇到难以穿刺的患者,就会让经验丰富的护士长上场。据悉,苏玲护士长在输液室已经工作了19年,每天练习280次以上,才练就了“一针见血”的好本事。

  儿童医院的输液室是南京最繁忙的输液室。输液室日均输液患儿在1000人以上,高峰时更多,为了减少中午高峰时患儿输液等待时间,护士们有时顾不上喝水,吃饭,常常是两三点才吃上凉了很久的午饭。记者了解到,常年的低头操作,她们当中很多人,年纪轻轻患了严重的颈椎病和指(腕)关节腱鞘炎。

   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护士变身“发明达人

  江苏省人民医院护理部顾则娟主任介绍说,为了更好地做好静脉输液这项基础护理工作,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于2009年率先在省内成立了“静疗学组”,鼓励护士们大胆创新,有效提高了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说起自家的护理新技术,陶彤表示,她们早在2009年,便开始在省内率先采用超声系统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术(PICC是一种从肘窝静脉导入且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穿刺技术),目前医院PICC置管成功率基本达到100%,这项技术尤其是为儿科、老年科、肿瘤科、乳腺外科、血液科等患者带来了福音。

   护士心声

  护士最渴望得到沟通和理解

  记者了解到,南京的一些医院就曾有规定,当一个护士两次穿刺失败,就要求换一个经验更丰富的护士,并且还要向患者道歉。这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医患之间的冲突都有好处。

  南京市儿童医院输液室的苏玲护士长表示,一般来说,一名护士帮助一个患儿穿刺,如果穿刺失败了两次,她们就会立刻换另外一名经验更丰富的护士前来穿刺。面对生病哭泣的孩子,面对着急上火的家长,穿刺失败的护士,心理压力更大,但如果不换人,那么护士在高压之下,很容易再次失败。

  汤红是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急诊输液室的护士长,已经工作十三年了,她说,除了技术要过硬外,与病患沟通也很重要。她回忆道,曾有一位母亲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前来输液,穿刺成功患儿哭闹不止,手脚不停挥舞,妈妈一个人显然力不从心。为了保证输液能够顺利完成,她也过来帮忙,扶着患儿穿刺的右手直到输液结束。

  “其实真正的关心病人,了解他们的需求,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好方法。”不过汤红也表示,护士面对的不仅是工作内容的压力,还有遭受谩骂、被扇耳光的危险。一针不行要道歉,两针不行就是耳光伺候了,各种打人事件也是屡见不鲜。她希望医患双方还是应该相互信任,这样她们扎针才能更快更准更成功。

   一点疑问

  有时不能一针见血?

  久病、过胖都有影响

  在患者看来,打点滴能否“一针见血”,也应该是衡量一个护士是否合格的标准。

  一名护理专家告诉记者,要做到“一针见血”固然应有过硬的技术,但病人身体状况的客观条件也不得不考虑。比如,人一生病后,因为营养摄入不足,血管就会变得不充盈,难以寻找;而过胖的人,也会血管不清晰;其他如久病会使血管变脆等情况,都易导致多次穿刺不成功。如果一次不成功,护士会紧张,再加上病人或家属烦躁、不理解等,扎不上的事就难免发生。

  通讯员  吴倪娜  吴叶青  朱晓琳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林  于丹丹

编辑: 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