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飞虎队”,转战抗洪第一线

09.07.2016  20:13

  固堤坝堵管涌排积水查隐患

  8日,南京长江江堤三汊河树人中学段,党员突击队员们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徐宜佳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雨情、汛情就是命令,连日来,我省各地不同“番号”的抗洪队伍齐心协力抗洪排涝。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夜以继日奋战在抗洪一线。哪里有抗洪抢险,哪里就有党旗飘扬。

  排洪现场:一面党旗一面队旗

  宜兴丁蜀镇拜富科技园从6月30日起几乎一直泡在水里。7月6日,骆运管理处排涝队队长力刚现场组织队员们架机排水。镇水利站站长王增伟说:“我们这受淹的点多,幸亏有省里的抢排队,他们连轴转,帮了大忙了!

  截至目前,省防指调派省防汛抗旱抢险中心和省防汛机动抢险队出动排涝机泵160台,支援南京高淳、溧水区和无锡宜兴市抢排涝水。

  7月5日,抢险队驻扎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的群英圩已有两天,由于外河水位太高、雨又不停歇,圩内涝水下降缓慢。养殖户们来到河边紧盯着排水管,说“听着哗哗的抽水声,心里才觉得踏实”。抢险队伍紧急安装泵机时,淤泥太深,鞋穿不住,大家就赤脚在水里蹚;水面上方高压线密布,无法使用吊车,队员们靠手抬肩扛将近半吨的设备搬至6米多高的河堤;抽水口一度被塘里的垃圾水草堵住,队员张成森想都没想就跳到水中去清理,出水面的一刻,才发现身上沾满了生活垃圾、爬虫,其中还有只蜈蚣。

  这样的安装点,在溧水区还有二三十个,分散,战线长,且都是野外作业。大部分抢险队员在一个点装好机后,又要立刻转移到另一个点,和时间赛跑。59岁的队员王兆礼明年就退休了,一路从高淳到宜兴,三天三夜几乎没怎么合过眼。他说:“吃盒饭时,吃着吃着都能睡着。

  非常时期,全员抢险,共产党员更是冲到了最前面。

  在抢排涝水的每个点上,都竖着两面旗帜,一面是鲜红的党旗,一面是两个省级抢险排涝队的队旗。作业的队员中,凡是共产党员都佩戴着党徽和红袖章。

  无论是城市小区漂浮着各种秽物的水,还是农村布满白色塑料袋、垃圾、黄绿色水藻的水,或是浑浊、油汪汪的脏水,有需要时,队员们二话不说就往里跳。在水里拧螺丝、上设备、修机器,用整个身子去抵、拖、蹭,他们一会儿就成了彻头彻尾的泥人。

  老党员厉远鹏面对复杂的架机环境,连续48小时不眠不休;老同志赵兴东在水深处摔倒、腰部受伤的情况下,仍忍痛坚守一线;来不及理发,黄明敏干脆自己用剃须刀把头发剃光了;新婚一周就奔赴现场,徐有开穿的胶鞋里还露着红袜子边……

  宜兴新庄社区陈家村此前被淹5天,进水约40厘米深。低保户蒋茂君老人拉记者去他家看看:之前屋子里淹到小腿的水,5日已基本排干。老人眼里泛着泪光反复念叨:“他们真是好人啊,帮了我们大忙。

  地下10米深处:“溢水口找到了!

  “地铁3号线明发广场站洪水大量涌入,导致地铁停运、乘客受困,请立即安排兵力抢险救援!”7日9时许,还在长江大堤树人中学段进行固围排险的武警江苏省总队南京支队接到地方政府请求,立即抽调兵力赴援。

  6日持续一夜的暴雨导致南京地铁3号线附近河水漫堤,洪水流进一堤之隔的某酒店地下车库,又通过连通的安全通道冲进地铁站。地下10多米深处的车库漆黑一片,积水超过1.5米。现场指挥员迅速挑选身高1.8米以上的官兵组成突击队,进入车库打通道路、寻找溢水口。

  二大队大队长付宏林主动请缨,带领10名突击队员脱掉迷彩服跳进齐胸的积水中。官兵们忍受着地下车库的寒气和河水的冰冷,向车库深处摸索前进。走在第一位的付宏林凭借下水前对图示的记忆,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找到了,就是这里!”难掩激动的付大队长大声喊出。10时许,突击队终于在距入口约40米处顺利找到溢水口。消息传回地面,部队迅速建立沙袋传送链展开封堵。经过近5个小时的连续作战,溢水口被顺利封堵,险情得到有效控制。

  防汛战场:践行“两学一做”的考场

  连日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夜以继日奋战在抗洪一线,将防汛战场变为践行“两学一做”的考场。

  5日上午,外江水位迅速上升,扬中西沙岛部分堤段出现了外江水内溢现象。一时间,岛内情况危急。扬中市开发区党员干部带领28名民兵立即赶至西沙岛。岸堤道路泥泞,抢险队就地取材,将捆扎好的芦苇杆整齐地铺在将要加固的岸堤内侧,方便运土的民兵队员抢险。挖土、制作沙袋、堵住缺口、加固堤坝……连续3个小时的抢险,抢险队与岛上10多位居民一起,在危险地段加固起了一道人工堤防。

  在防汛关键期,镇江市丹徒区在江心洲34公里的防汛大堤上,设立了临时党支部,由党员骨干组成的十几支突击队伍带领群众日夜坚守,一丝不苟地巡查。水利站支部书记梁锦安作为防汛队队长吃住在大堤,日夜在堤段行走,每次30多公里,每晚下半夜亲自查岗,几天下来,脚底全是血泡。

  3日,丹阳司徒镇新河、香草河水位急剧上涨,为不影响集镇小区生活和企业生产,镇党委决定放缓吴塘水库泄洪的速度。面对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吴塘村党委一班人挨家挨户做工作,挽起裤腿冲在前,积极安抚群众情绪,向村民宣传“舍小家保大家”的道理。在他们的带动下,不仅吴塘村全体村民安全撤离,全镇范围的防汛压力也得到了极大缓解。

  本报通讯员吴卿凤孙文昀

  王鹏程汪光宝杨吉祥

  本报记者郁芬吴琼陈月飞

原标题:

编辑: 邓晓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