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窑、打墩子,童年的游戏你还记得吗?

23.02.2015  16:41

 

 

 

 

 

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自己爱玩的游戏。年代不同,玩法不同,但相同的是这些简单的小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是那么难以忘怀,那么值得回味。

 

抛窑、打墩子……在采访中,一提起童年时玩的游戏,上了年纪的人嘴角都会不自觉地上扬,仿佛回到了那快乐的时光。他们抑制不住兴奋之情绘声绘色地讲述各种各样的游戏玩法。

  

那时流行的游戏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物质匮乏的时期,玩具在市场上是很少见的,因此,那时候人人都心灵手巧,是DIY高手。那时的孩子们所玩的几乎都是“零成本”的游戏,而玩具也大都是自制自找的。生祠镇金星村5组的陆正明从小爱琢磨这些小玩意,他说:“那时候很多人都还在为温饱奔波,父母很少会为小孩添置玩具,玩具全由自己的双手创造。如我们会用闲置的木头,做把木头手枪,那时游戏很单调,但都是伙伴们一起玩,很热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又如小时候抛窑、打墩子时用的铜板,都是我们平时从大自然、从身边物品中找的或向其他同学要的。

 

老游戏 趣味多

 

尤其让陆正明记忆犹新的运动,是一种叫“抛窑”、“打墩子”的老游戏。

 

据记者了解,“打墩子”又叫“笃墩子”,它和“抛窑”一样,是一种民间游艺活动,在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为何物的情况下,60多岁的陆正明为我们演示了这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的游戏。

 

当记者来到陆正明家时,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块砖和几块铜板在自家场地上比划起“打墩子”来,先将铜板放在砖头上,这样便成了墩子,按照他的吩咐,隔壁家的小女孩离墩子三米左右划了一根平行线。一会儿他又拿出两块铜板,“扔过去,离线近的优先从横线处打墩子。”在老师的指点下,小女孩将墩子上的铜板打落了好几个,一脸的兴奋。“打落几个就赢几个,打不下来的,依次再打,直至全部打下为止。”陆正明补充道。“我以前还不知道有这个游戏,更不要谈玩了,今天在陆爷爷的指导下居然玩转了,很有意思、很开心。”她表示,以后要经常练习,并与同村的其他孩子一起玩,一起体验童年的快乐。

 

说起小时候抛窑,陆正明滔滔不绝。小时候,抛窑在乡间很常见,玩这种游戏的多是男孩子,放学后,一个埭的十多个男孩子聚在一起,用牙缝里省出的一两角钱或几个铜板作为“赌注”。抛窑无需多大场地,两块砖横竖一搭,在不远处划一条线,即可开战,小小的铜板在手,沿着砖块抛下,谁的铜板离线最近就是胜者,如果压线那是最佳。高手抛窑,往往让同埭的小孩子看傻了眼:铜板在他手中,似乎通了灵性,在空中划了一道漂亮的弧线,然后不紧不慢地在离线不远的地方停下。那时候,男孩子们站在泥地上,可以玩上一下午,头顶烈日暴晒,脚下泥泞遍布都可以视若无物。赢的人可以占有输的人的“赌注”,技术好的,口袋里“赌注”总是满满的,走起路来叮当作响,绝对是队伍里的领袖,而技术差的,只能跟在别人身后,向人家借铜板。那时候的孩子,哪怕是压根不认识,只要抛一下午,也可以成为铁哥们,陆正明表示。

 

陆正明说,现在经常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在公园里玩抽陀螺、抖空竹等老游戏,已经很少看到“抛窑”、“打墩子”了。而如今的孩子们对这些老游戏并不感冒。1月3日,由靖江市体育局、靖江日报社共同举办的致童年“阳光小时代Ⅰ”亲子怀旧运动会在阳光国际售楼处举办得不错,他也去了现场,看到100多个家庭参加了,大家玩得都很开心,也勾起了大家童年的回忆。随着时代的变迁,老游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他希望媒体多多宣传、多多推广这些老游戏,给家长和孩子一个零距离接触的机会,让家长和孩子间玩出新感觉,同时能让这些老游戏得以延续和推广。

 

要给孩子童趣空间

 

现在的孩子表面看很幸福,各种精致玩具应有尽有,但是,很少有大家一起参与的玩具,这也是造成个别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内向的习性。

 

在现场,一位小女孩对记者说:“爸爸妈妈很少陪我这样玩游戏,而我一个人与其他小朋友出去玩,他们又不放心,常常让我一个人独自在家玩玩具,过了两三天玩具就玩腻了。我觉得快乐似乎变得越来越少。

 

陆正明表示,像弹弹珠,丢沙包,还有滚铁环等等,这些陪伴着几代人度过快乐童年的老游戏正在逐渐消失,现在已经很难再见到了。小时候常能见到不少男孩一放学就把铁环从学校滚到家的,有些还边滚边喊:“铃铃铃,借过,借过。”如今的孩子,戴眼镜近视的特别多,与平时接触电脑网络多有很大关系,他们几乎都没见过这些老游戏,室外活动的时间比我小时候少多了。传统的老游戏提供的是一种能与伙伴们沟通交流的环境,一个能提供情绪宣泄、情感释放的平台,只有呼朋唤友才能玩出乐趣。这样的乐趣不仅是游戏的乐趣,更是情感交流的乐趣。陆正明建议,家长应给孩子一个童趣的空间,为孩子自制一两件老游戏的玩具,周末多带孩子们到户外玩。最后你会发现,孩子们的童趣竟是如此容易满足。

 

风霜染白了两鬓,额头爬满了沧桑。我们的步履走到老年的门槛边。忽然间,从遥远的记忆中,传来了童年的回声。那欢乐,那笑语,那游戏,那歌声,那友情,那故事,一时间点燃心中久久隐退的豪情,让我们返老还童、心花怒放!”采访结束时老人哼起了自编的歌曲,在场的人眼眶都湿润了,年少时的画面似乎重现眼前。尽管记忆不是十分清晰,但人们对这些老游戏充满怀念。

 

老游戏的故事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痕迹,那时物质匮乏,孩子们想方设法,从自然、从身边物品中,寻找着游戏道具,然后玩得乐此不疲,也许,这就是老游戏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