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烈士之女到南京祭拜父亲 连磕70个头

15.08.2015  11:11

  烈日下,80岁的邵英子对着刻有邵瑞麟名字的烈士名单墙,连续磕了70个头,地面被她的汗水、泪水洇湿。邵瑞麟牺牲至今已有73年,昨天,邵英子来到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按照满族的风俗祭奠家父。“爸爸,我从重庆嘉陵江畔,千里迢迢地来祭拜您了。”烈士名单墙下,空军女儿邵英子饱含热泪,诉说起她对亡父的深深思念,以及她亲历的国家从贫弱到富强的过程……

  爸爸牺牲的消息,登上多家报纸

  昨天上午,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一见到受邀参加活动的98岁抗战老兵朱亚泉,并得知他祖籍杭州、曾在位于笕桥的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工作过时,满头白发的邵英子就高兴得像个孩子,“我刚去过杭州,寻自己的根。我现在重庆北碚生活,但我是在笕桥出生的。

  其实关于杭州,邵英子并没有太多的记忆。1935年,邵瑞麟以优异成绩从杭州笕桥中央航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当年,邵英子降生在航校家属宿舍。两年后,抗战全面爆发,他们一家随空军后撤至云南。

  “在那个艰难困苦的时期,我爸爸的战友们,轮流抱着我这个小女孩,一路跋山涉水到了云南。”当年,邵英子还只是个两岁的小孩。这些经历,是她后来从爸爸的得意门生、杭州籍英雄飞行员吴其轺口中得知的。

  1941年底,邵瑞麟几经请缨后,终于获准转入战斗大队,任空军第2大队11中队少校队长,进驻成都太平寺机场。“爸爸的任务是,命令一来,就要率队出去打敌人,还要去飞机场训练。每天天不亮,车子把他接走。爸爸快回来时,我们就会守在门口,等那个熟悉的身影。

  直到1942年1月22日,那天,邵英子怎么也等不来自己的爸爸。第二天,空军少校邵瑞麟壮烈牺牲的消息,登上了当时多家报纸的头条。

  那一年,7岁的邵英子,永远地失去了她的爸爸,留在家里的,是精神崩溃的妈妈和3个年幼的弟妹。

  爸爸名字刻上烈士碑,女儿很欣慰

  “邵瑞麟 中校 辽宁新民 一九一三年一月六日——一九四二年一月二十二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内,记录着航空烈士邵瑞麟的简短信息。“1942年1月22日,对,这就是我爸爸。”邵英子念了一遍碑上的日期后,默默点头。

  牺牲时年仅29岁的邵瑞麟,是女儿心中永远的英雄。邵英子说,当时的空军每次登上飞机后,都有再也回不来的可能。所以,他们很多人都会在出击前留下遗书。“爸爸牺牲时,我还很小,不知道他的遗书在哪,里面写了什么。”邵瑞麟去世后,家人甚至都未能见到他的遗体。

  那本是一次漂亮的袭击,邵瑞麟率队轰炸了日军位于越南境内的嘉林机场。返航时,邵瑞麟驾驶的战机突遭日军高射炮射击。飞机中弹后,邵瑞麟和机上其他两位成员血洒长空,为国捐躯。这些虽未亲见的画面,如今却不停地在邵英子脑海中展现。

  “抗战期间,中国空军水平低,日本飞机比我们先进,日军都是亡命之徒。面对这样凶狠的敌人,如果不更勇敢一些,怎能战胜他们?”邵英子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爸爸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牺牲了全家人的幸福。但家人能理解爸爸那辈人的付出,因为他们换回了国家的安宁。

  少校队长邵瑞麟牺牲后,被国民政府追授为中校。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邵瑞麟为革命烈士。在重庆、南京、成都和台湾等地的纪念场所,都有邵瑞麟的英名。“父亲受到这样的认可,可以说是死得其所。我们做子女的,感到自豪和欣慰。

  特写

  70次磕头,女儿动情祭拜

  “我知道,爸爸在天上祝福着我们!

  “我都80岁了,再不来南京看看爸爸,以后就难了。”昨天,在现代快报记者的搀扶下,邵英子登上台阶,来到烈士名单墙前,抚摸着爸爸邵瑞麟的名字。

  在邵英子的印象中,爸爸是个爱家、爱孩子的人,“他才29岁,就生了4个娃娃,你说他能不喜欢孩子么?”邵英子说,爸爸每次执行任务回来,飞行衣都没脱,就把大弟弟抱起来,说长大了,也要跟他一样当空军打鬼子。他还把飞行帽摘下来,给小弟弟戴上。

  后来,爸爸牺牲了,妈妈,一个漂亮的空军太太,因为受不了如此大的打击,精神崩溃了。

  好在,那些和邵瑞麟算得上是生死之交的飞行员们,给了这个家庭很多温暖。“他们说,你爸爸死了,我们就是你爸爸呀。”邵英子记得,每次跟着妈妈到飞行大队,那些“爸爸”都会给他们姐弟好吃的。

  昨天,邵英子见碑如见人:“爸爸,我从嘉陵江畔千里迢迢地来祭拜您。我知道,您在天上,暗暗地保护着我们,祝福着我们,我们才能够得到众多关照。爸爸,我80岁了,还很健康。我们全家,也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我是在空军军官的呵护下长大的,我很爱他们……后来,我受到照顾,免学费读书到大学,分配到中学做老师。遵照您的期望,我努力当一个有作为的人,虽然我的工作很平凡,但我教了很多努力读书的好孩子,他们有的也在空军院校,学习驾驶技术。亲爱的爸爸,您安息吧。您的事迹,我们会传承下去。

  在这场不同寻常的家祭仪式上,80岁的邵英子执意按满族习俗,以行大礼的方式祭拜爸爸。因为腿脚不便,她双手扶着名单墙的石台,先单膝着地,然后双腿跪下。

  烈日下,邵英子和女儿、6岁的外孙,一遍遍磕头,汗水、泪水顺着他们的面颊流下。磕完70个后,邵英子颤抖着站起来。她神情轻松,像是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相关新闻

  多位烈士后代来看抗日空战图片展

  每年8月14日,她都给父亲献花

  105张抗战历史照片、78件烈士生前遗物、20件珍贵文物,诉说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抗日空战故事。昨天上午9点多,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3、4号馆内,由南京和昆明两地联合举办的《雄鹰出击 共捍和平》抗日空战图片展拉开了帷幕。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今年5月对外发布的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首位烈士,苏联空军中尉涅日丹诺夫·尼古拉·尼基福罗维奇的档案史料也被首次展出。据介绍,此次展览将持续到年底。

  昨天的抗日空战图片展恰逢中国空军抗战首捷纪念日,多位烈士后人自发赶到现场参加。有些人已经头发花白,还留有对父亲的一些宝贵回忆;有些已是孙子辈,从小听着爷爷的英雄事迹长大。“父亲牺牲的时候,我才1岁多,很难有什么印象了。”今年已经73岁的秦蓉慧,每年的8月14日,都会带着菊花,和哥哥姐姐一起到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缅怀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航空烈士,她的父亲秦少亭就长眠在此。

  在纪念馆3号馆的烈士墙上,秦蓉慧的父亲秦少亭就在第一位。昨天上午,她像往年一样,给父亲献上了一束菊花。看着图片里父亲年轻的脸庞,她感慨万千,“我们都算是幸运的,父亲牺牲的时候36岁,家里还有四个孩子,当时我才1岁多。”秦蓉慧告诉记者,战争中还有很多人从学校刚毕业就牺牲了,后代都没有留下。

  夏金玉是抗日航空烈士黄胜余的侄媳妇。昨天上午,她捧着一束鲜花,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资料,和丈夫一起,到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来祭奠这位家族的烈士。记者从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了解到,黄胜余是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上5位南京籍烈士之一。牺牲之前是空军第六大队第三十二中队的少尉飞行员。1943年12月23日,在广州的一次对日空战中,黄胜余不幸被弹药击中要害,之后坠机身亡,牺牲时年仅22岁。

  “他牺牲的时候,没有家室,一直以来,我们只知道他是在抗战中牺牲的,2012年在纪念碑上看到他的名字,才知道他是个烈士。”之后,夏金玉一家人开始搜集黄胜余的各种资料,“自从知道纪念碑上有他的名字以后,我们每年清明节、祭日,都要带着孙子、孙女来这里来看看他,他是我们家族的荣耀。”(付瑞利 邓月 徐红艳)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