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艺纪念抗战胜利展演9月11日开幕

09.09.2015  15:19

  巨幅油画《南京审判日本战犯》、从英国爱丁堡戏剧节刚回来的反战歌剧《秋子》……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南京艺术学院将于9月11日至28日,举办系列展演活动,推出4场主题展览和7场舞台表演类节目。主题展览包括“美术作品展”、“抗战八年木刻艺术作品展”、“吴印咸文献展”和“海报设计展”。舞台表演类节目包括主题交响音乐会、音乐剧《落樱成梅》、歌剧《秋子》等7场演出。

  吴印咸文献展上,他3块大洋购买的“勃朗尼”亮相

  吴印咸出生于江苏沭阳县一个清贫的书香之家,今年是他诞辰150周年。他是中国革命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参与者和记录者。吴印咸的长孙女、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吴含光说:“这些都是那个时期最真实的记录,这次借这个机会,希望能够通过这些资料、照片再现历史,回望历史。

  吴含光介绍,此次文献展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吴印咸80多幅摄影作品原件展示。主要展出吴印咸1938年至1945年到延安以后拍摄的照片。第二部分是影像作品展示。吴印咸还是个电影摄影家,30年代他在上海就拍过抗战题材的《风云儿女》,后来,他又拍摄《马路天使》与《延安与八路军》。第三部分是吴印咸的实物展。包括他在上海美专学习期间用3块大洋购买的“勃朗尼”方匣式旧照相机,他自己亲手洗印、放大的文字原稿等,其中有部分文稿是他未曾发表过的。

  8米油画《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再现当年审判场景

  此次“美术作品展”将展出51件主题美术作品,大多数作品的规模达到2米以上。有邢健健老师用206幅0.5米×0.5米抗战将士的画像筑起的历史之墙,有钱大经老师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创作完成的长达70米的大型浮雕作品,还有张玉彪老师耗时一年创作的巨幅油画《南京审判日本战犯》,这幅油画作品规模达3.3米×8米。

  据了解,《南京审判日本战犯》是以1947年2月国民政府公开审判侵华日军乙级战犯谷寿夫为内容的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张玉彪介绍,这幅油画再现了当年的审判场景。画面上还塑造了一系列历史人物:庭长石美瑜和审判官宋书同、李元庆、葛召棠、叶在增位于审判台上,日本战犯谷寿夫位于被告席的木栅栏中,还有证人、律师、记者、民众等。张玉彪说:“希望通过艺术的强烈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再次唤起人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创伤记忆,彰显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

  歌剧《秋子》讲述战争中日本新婚夫妇的爱情悲剧

  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不久,香港《大公报》曾刊载了一则题为《宫毅与秋子》的报道,讲的是新婚刚刚三个月的日本青年宫毅,被日本政府征兵派到中国。不久后,他的妻子秋子也被日本政府蒙骗到扬州,当上了随军“慰安妇”。宫毅来到扬州后,要求慰安所提供一名军妓。到了晚上,当宫毅和军妓见面时,才发现是他的妻子秋子。两人抱头痛哭,最后双双自杀于绿杨旅社。

  事情发生后,《大公报》最先报道了这则新闻消息,此后,剧作家陈定以此为素材,写成了同名剧本《宫毅与秋子》。后经臧云远、李嘉作词,黄源洛作曲,最终于1941年完成歌剧的创作,并改名为《秋子》。1942年1月31日至2月6日,《秋子》在重庆国泰大戏院完成首演,周恩来、郭沫若等莅临观看。综合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