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战最后一役纪念广场"让路" 高邮5层楼44天"走"70米

29.08.2015  00:40

  中国江苏网8月28日讯 (记者孟俭)昨日,重达3000多吨、5层高的原高邮老年大学教学楼,经过工人44天的奋战,整个楼房由北往南平移70米,从而让路于高邮市“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前正建的抗战纪念广场。这被赞为对抗战最好的纪念、对历史最好的铭记。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处旧址(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刚被公布列入第二批100处纪念设施、遗址名录。高邮计划在“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前兴建一处纪念广场,以弘扬革命传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据负责整栋楼平移工作的一杜姓负责人介绍,经过44天的努力,长约30.84米、宽约12.54米、重达3200吨的原高邮老年大学5层教学楼,昨日下午顺利平移70米至预定位置,为“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前正建的抗战纪念广场完美“让路”。

  据悉,此次平移耗资预计100多万,较拆了重建节约很多。

  “纪念广场也是抗战遗址的一部分。”一直关注和研究高邮最后一役的扬州市政协委员史明表示,“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开馆以来,已有5万多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也完成了众多新四军老战士多年的夙愿,回应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切期盼。它的建成,对于弘扬革命传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史明表示,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已经成为扬州地区,乃至省内外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及国防教育基地。随着前来接受教育的群众增多,纪念广场的新建,有利于通过广场以多种形式开展活动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更有利于对抗战设施、遗址的保护管理。通过平移而不是拆了重建,也体现了崇尚节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