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

17.09.2015  11:5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是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作为粮食机关的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保持本色、信守誓言、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以实际行动,更好地履行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要提振精神状态。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端正学习目的,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学中干,干中学,增强内在动力,做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提质提效; 要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热情。 对粮食事业发展要有热情,为人民群众要有感情,始终保持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勇于担责,敢于担当;在发展理念、工作方法上大胆创新,多研究创新性的、突破性的办法,切实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和推动工作的大突破; 要敢于负责,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敢于担责, 定下来的事一抓到底不放松,统筹兼顾,脚踏实地,一件一件地去研究,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破解,一步一个脚印实打实、硬碰硬地把分管的各项工作干好,干出业绩,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

      要始终坚持秉公用权。 用权以廉、持身以正”,秉公用权、不徇私情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品格。领导干部与老百姓的最大区别,主要体现在一个“”字上。要真正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始终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看看近年来落马的“老虎”、“苍蝇”,背后总是有着“权力任性”的教训。领导干部如果“有权就任性”,党纪国法就会被逼到墙角;如果立身正、讲原则、守纪律,那么谁还敢不秉公办事?领导干部都秉公用权,良好的政治生态自然就营造起来了。作为领导干部都要对手中的权力怀有敬畏之心,始终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约束,时刻警惕、切实防止权力滥用,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用权。

      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政绩观。 事业观、政绩观反映着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着干事创业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成效。党员干部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自当在其位、谋其政。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坚持用实践的观点对待事业、看待政绩,坚持实践至上,坚持科学决策,坚持按规律办事,不信虚言,不图虚名,不兴伪事。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履行好职责任务。 一是提升粮食经济业务的能力。 认真钻研粮食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和粮食购销调存加等专业业务知识,做本职岗位的专家,主动为粮食事业发展大局搞好服务; 二是提升做好群众工作能力。 说群众听得懂的话,办群众得实惠的事,做群众信得过的人。特别在接待基层和群众当中,认真细致耐心负责地做出处理和做好解答,坚决杜绝不负责任、随意应付的现象; 三是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尤其是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违规违纪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做到处变不惊、快速反应、稳妥应对,在第一时间接待、处理并及时沟通,力求处理得早,处理到位,坚决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 四是提升运用新兴媒体的能力。 学会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微博等方式发布信息,注重舆论导向,把握关键时刻、重大问题的正能量话语权和工作的主动性。

      要提高自我形象。 牢记宗旨,树立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对待基层和职工群众的诉求意见及建议等多做换位思考,多反省自己,求真务实地去解决问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树立规范办事的良好形象,要用纪律约束自己,严格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做到有令禁止,对党章党纪明令禁止的规定必须严格执行坚决做到,要求别人或基层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用制度规范行为,大事不出格,小事严要求;树立干事创业的良好形象。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一件事一件事地干,多一些真抓实干、少一些坐而论道,多一些深化细化具体化、少一些空话套话和废话,抓好事,办好事,做好事;严于律已,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工作上务实,不追逐虚名;生活上朴实,不攀比享受;经济上干净,不贪图私利;学习上求真,不碌碌无为;政治上坚定,不随波逐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努力淡化“官念”,提升服务观念;加强党性修养,严格行为自律;牢记党的宗旨,朴实为民服务。要经得住党和人民及时间的各种考验,严守党纪国法,自觉接受监督,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恪尽职守,扎实奋斗。

(建湖县粮食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杨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