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扎实推进校园安全工作

16.03.2015  15:32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全保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规范管理、预防为主、保障安全”的工作方针,认真落实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各项措施,不断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和管理制度,扎实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安全服务保障。

  强化内保队伍建设。严把进人关,确保新进保卫人员全部具备基本计算机操作能力、相应的体能和基本法律常识;加强对在职保卫干事的教育和培养,树立知识面广、博学多才的保卫干事新形象,使保卫人员逐步由体力型向智能型方向发展;建立健全治保会组织,全校师生依托各自所在部门建立治保小组,定期开展防范宣传教育、安全检查、灭火自救演习、治保业务培训、治安巡逻等活动;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提高防范意识和防控能力;消防器材维护保养工作实行承包责任制,每年由大四学生向新生接力传递,学生既得到实际锻炼,又增强了自我防范意识。

  创新保卫工作机制。坚持“预防为主、依靠群众”的原则,将全校各二级单位的治安保卫工作量以合理的比例分片承包给各保卫干事,改变以往坐班为主,静态、封闭的工作模式,建立主动深入基层、协助建立治安防控体系、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基层的动态工作模式,积极推行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努力形成奖惩结合、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校各方力量维护校园治安的积极性,督促后进部门和个人改进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这一综治核心原则,各二级单位内部纠纷调解、治安防范、消防器材维护保养、安全防范宣传、治保小组活动都实行属地管理,努力形成上有领导、下有群众,各部门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内保工作局面。

  加强物防、技防设施建设。实训楼、机要室、财务室、现教中心等重要区域加装门禁系统,在不涉及个人隐私权的公共机房、食堂、图书馆、主要道路等公共场合,布设探测报警系统,同时运用电子巡更系统、门禁系统、周界报警系统、监控报警系统、消防控制系统等多种技术防范设施来提高保卫工作的科技含量,减少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开辟网上工作渠道,建立保卫机构主页,主页设办事须知、岗位职责、报警求助、案情通报、安全宣传等栏目,开通网上举报、报警、求助渠道,方便广大师生主动接受法制教育和安全宣传。近日,在淮安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该校保卫处被授予2014年度淮安市单位内保工作“集体三等功”,成为全市六个立功单位之一,是唯一获此殊荣的驻淮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