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病因防治老年人贫血

09.11.2015  18:09

  老人最常见是营养性贫血

  铁是Hb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当机体缺乏铁元素时,会影响Hb的合成而导致贫血。正常成年人(老年人参照成年人)体内含量为3-5克。老年人之所以贫血,首先与造血功能下降有关,这是年龄造成的,属于自然现象;另外老年人最常见的营养性贫血,也就是缺铁性贫血,主要是老年人牙齿不好、嚼东西不灵光,加之消化吸收能力差,不少老年人有各种慢性病,对很多食物,尤其是肉类的限制,而肉类中富含的铁和维生素B12恰恰又是造血的主要原料,造成摄入不足;如果老年人经常有失血,如消化道出血、痔疮出血、甚至癌症等严重疾病,会经常丢失红细胞,造成内源性铁不足。因此,要弄清楚贫血背后的原因,看看是普通的营养性贫血,还是隐藏着更为严重的恶性疾病很重要。

  多吃酸性食物少饮浓茶咖啡

  铁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肉类、肝、鱼及餐具中的铁锅。植物性食物中的铁较动物性食物中的铁难以吸收。肉类和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等可促进铁的吸收,相反能与铁结合的盐类,如植物盐、磷酸盐等可减少铁的吸收。

  为了促进铁的吸收,应注意吃一些酸性食物,如西红柿、酸枣、酸黄瓜、酸性水果等,少饮浓茶,咖啡,蛋类、牛奶及抗酸药物等均可干扰铁的吸收和利用。同时积极查明病因,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适当补充铁剂。常选用的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和葡萄糖酸亚铁等,铁剂在进餐时或餐后服用可减轻其副作用,同时服用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

  老年人贫血往往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家人和医生忽视。一般来说,出现乏力、心慌、气促、心前区痛、头晕、眼花等症状,就要高度引起重视,会进一步发展成面色苍白、口角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吞咽困难、皮肤干燥角化、毛发易折断脱落、指甲不光整、扁平甲或反甲形成等。若出现上述症状及病症,可及时到医院就诊,做一个简单的血常规,若是贫血,需遵医嘱进行相关治疗。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