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首家出台未来15年厕所详细规划

03.02.2016  11:33

  中国江苏网2月3日讯 老汤几年前出差扬州,一碗大煮干丝让这位资深食客念念不忘。近日,老汤开车带着家人去扬州玩,想再去饱饱口福,结果凭记忆开到了四望亭路,记忆里挺气派的一个饭店居然变成一个公厕,怎么回事?

  “这里原来的确有一家唐城饭店,两年之前一夜之间就给拆了,在这个寸土寸金的主干道上硬是插进来一个厕所。现在的唐城公厕是这条路最忙的‘门面’了。”与公厕一墙之隔的润扬国旅老板徐丽珠对于公厕带来的方便深有感触,“这里距离瘦西湖不远,又有个停车场,有了厕所之后无论居民还是游客都觉得方便多了;附近晚上有很多大排档,以前有些人随便找个背灯的地方方便,到了夏天味道让人作呕,现在再也没有这个困扰了。

  上街“如厕难”,成了很多城市的通病,也是很多人在陌生的城市经常遭遇的囧事。但记者近日在扬州采访时发现,如厕确实不再难。为了增加公厕,该市人大破例批准了多个永久性绿地里的项目,建公厕甚至连续5年纳入了当地“一号文件”。“我们启动了‘双面绣’工程,把黄金地块拿出来建公厕,在最不可能的地方见缝插针;一面是在市区主干道和黄金地段新建了31座公厕;另一面是对371座老公厕进行了人性化翻新改造。在城区,步行5分钟就能找到公厕。”扬州市城管局长侯承海报起数据如数家珍。

  5分钟确实能找到厕所?记者将信将疑地打开手机上的百度地图APP,定位之后在周边搜索“公厕”,一下子显示出了300多个结果,而且分布均匀。眼见为实,扬州老城的东关街,每隔一两百米都能遇到公厕。刚进街口不到30米,第一个公厕标识就出现了,标识旁边巷内40米的这个老公厕,面积不到30平米,但设施齐备、干净整洁。

  “在市区最黄金的地段新建公厕,是对于以往规划建设失误的弥补,虽然代价很高,但非常值得。”扬州市环卫处杨卫东处长告诉记者,31个新建公厕的选点,每一处都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有的光协调就费时一年多,但政府还是下决心把这些厕所建起来。都说黄金地段要出黄金效益,黄金效益不一定非是经济效益,让人“方便”,背后是城市的大民生。

  在扬州市环卫处,记者看到一份该市人大的批复,准许在已经划定的永久性绿地里,增建3座公厕。自从扬州设立了永久性绿地制度,只为公厕建设开过“后门”。

  对于遍布市区的老厕所,扬州更是下了大力气进行翻新。扬州市环卫处副处长薛生介绍,扬州市区目前450多个厕所里,老厕所还是主力军,过去脏乱臭的公厕经过翻新,引入市场化管理,甚至成为城市风景。家住东关街道安乐街坊的严大妈每天一大早都要到家门口的公厕倒痰盂,她告诉记者,以前最受罪的就是每天上厕所,特别是夏天,味道臭得人几乎呆不住。现在公厕改成水冲式,里面隔成单间,墙上还有镜子,有专门倒痰盂的池子,有专人打扫,现在再也不怕上厕所了。

  公厕不仅要建好,更要管好。扬州在全省较早尝试公厕市场化保洁。老陈是弥陀巷公厕的保洁员,他告诉记者,公司对保洁员实行了一厕一岗责任制,要求对包干公厕“随脏随打扫”,不仅达到厕容整洁无异味,而且外墙、门窗、地面都要符合养护要求,每天都有考核人员来巡视。

  “别看我们下那么大力气去新建翻修公厕,其实这都是还旧账,面对未来,我们还要防止欠下新账。”侯承海告诉记者,大多数城市对于公厕在未来城市中的建设分布,一般都是指导性规划,但扬州在全省首家出台了到2030年的详细规划,也就是说未来15年,要建多少厕所,在哪里建,全部清清楚楚。 本报记者李 源孙庆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