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运河“朋友圈”增至65个中外城市

20.04.2016  12:27

  运河为媒,再叙友谊,共商发展。

  中国江苏网4月20日讯  昨天上午,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2016年年会暨世界遗产运河论坛在京杭之心举行,来自海内外运河城市代表、相关国际组织嘉宾以及各界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以“运河文化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为题各抒己见,共享保护发展经验,推动互利合作。

  会上,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秘书处正式揭牌,并对《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章程》进行了修改,标志着这一由扬州牵头设立的国际性组织在专业化、国际化运作方面更加规范,将有力促进世界运河城市之间经济、文化交往,实现共同繁荣与进步。

  共建共享

  建立运河城市交流合作常态化机制

  2009年9月,来自19个国外运河城市、友好城市和35个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市长或市长代表,共同见证了由地方政府发起、经国务院批准的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在扬州成立,扬州为合作组织常设机构所在地。该组织在尊重不同运河城市文化个性的前提下,致力于推动世界运河城市互动交流,共享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经验,加强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世界运河城市互利合作,实现运河城市共同发展。

  八年来,合作组织已成为连接国内外运河城市和国际组织的机制性平台,加深了运河城市之间的友谊。如今,合作组织会员已从54个增至目前的65个,遍布亚洲、欧洲、非洲、美洲。

  太平洋经合理事会双主席、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唐国强说,合作组织为国内外运河城市间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更为助推中国大运河于2014年6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国内外运河城市和国际组织的发展利益和合作意愿。

  “在尊重运河历史的同时,如何保持其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为文化、经济、旅游作出贡献,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也是今年年会召开的重要由头。”内河航道国际组织主席、合作组织特邀顾问大卫·白灵杰说,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的宗旨就是共建共享,建立运河城市交流合作常态化机制,促进运河城市共同发展和繁荣。

  建言献策

  让运河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推动力

  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更是城市腾飞的必由之路。这也成为昨天世界遗产运河论坛中,海内外运河城市代表、相关国际组织嘉宾以及各界专家学者讨论的焦点。

  “如何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这些珍贵的、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每个运河城市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也是一直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洛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晓阳坦言,“多年来,洛阳已经形成了以文物保护、利用为核心,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带动,让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城市发展、旅游提升、改善民生的内在推动力。

  “对于运河城市而言,发展兼顾环境保护和文化遗迹保护仍是最应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扬州现行的发展模式有先见之明,具有针对性和长远性。”荷兰阿姆斯特丹十七世纪运河带代表、荷兰水务公司项目主管史蒂芬·罗瑟姆建议,未来,应该继续做一些长期规划,筛选适合大运河流域的旅游开发项目,尽力保留现有环境。

  走访体验

  历经千年,活态大运河充满青春活力

  邵伯船闸、邵伯古堤、高邮明清运河故道……流淌着的大运河见证了悠久的历史。昨天下午,来自1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20多位中外嘉宾参观了扬州部分运河遗产点,切身感受了扬州运河沿岸的文化遗产资源及其航运功能、沿岸生态功能等。大运河流淌千年的文化底蕴、扬州杰出的现代运河保护手段……嘉宾们无不感叹地说:“大运河是活态的、流动的,这是条古老的运河,也是条充满青春活力的运河。

  邵伯船闸上,钢筋混凝土铸造的闸门、闸道恢宏壮观,滔滔运河水清澈绵延。随着厚重的闸门缓慢开启,满载各类生产物资的船舶依次有序通过船闸。“这条运河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两岸居民,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国米迪运河绿植资助项目发展负责人瓦莱利·穆拉说,很有幸能与扬州同处运河城市合作组织内,汲取扬州运河发展经验,共建共享,共同发展世界运河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