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西泠秋拍特设扬州八怪专场

17.12.2014  18:52

  西泠印社2014秋季十周年庆典拍卖会收官,38个专场总成交额高达18.33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拍卖会特别设立“中国古代书画扬州八怪作品专场”,共有38件精品参拍,其中,黄慎9幅、郑板桥6幅、李鱓5幅。据了解,“扬州八怪”专场总成交额5678.6万,总成交率89.1%。如此高的成交率,足以说明人们对八怪作品和精神的推崇。

  最终,郑板桥《幽篁秀石图》以667万成交,成为拍品中的最高价。金农《孤山古梅图》、《临华山庙碑》分别以586.5万、563.5万紧随其后。

  特推八怪作品专场

  38件精品参拍,规模非凡

  “扬州八怪一直是我们给予最多关注的艺术流派之一。”西泠印社相关负责人称,此次推出“中国古代书画扬州八怪作品专场”,经过精心准备,选取了38件精品参拍,规模非凡。

  “东南繁华扬州起,水陆物力盛罗绮。”这是孔尚任笔下的扬州。扬州八怪的书画创作有许多共同点,成为一个画派,在美术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总成交额5678.6万

  板桥《幽篁秀石图》拍得667万

  据悉,“中国古代书画扬州八怪作品专场”总成交率89.1%,总成交额5678.6万。如此高的成交率,足以说明人们对八怪作品和精神的推崇。

  经过激烈竞拍,郑板桥作品《幽篁秀石图》拍出667万高价。一提到郑板桥,最出名的便是他的竹石图,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化作笔下之竹,这也是他着墨最多的题材。

  金农书法尤为独特,称为漆书,《临华山庙碑》便是金农书法受华山庙碑影响的直接“证据”。

  扬州八怪作品在拍卖会上的表现已经非常成熟,文化艺术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扬州画派的书画能在拍卖会上拍出高价,与其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密不可分的。专家分析,扬州八怪之所以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关键在于能张扬个性,着力创新,敢画无古无今之画。他们秉持写意精神,以诗书画印呈现出独特的作品。

  记者 桂国

  ■权威数据

  国内110家博物馆纪念馆

  共藏有八怪作品2389件

  “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以郑板桥、金农等人为代表。而哪些人能够被称为“八怪”,向来也是众说纷纭。随着各位画家的加入,最终定义为十五人,分别为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鱓、郑燮、李方膺、罗聘、高凤翰、华喦、边寿民、陈撰、李葂、杨法、闵贞。

  学界公认的“扬州八怪”十五家,他们存世的作品究竟有多少幅?国家文物局曾做过文物普查,结果表明目前国内110家博物馆、纪念馆共藏有扬州八怪作品2389件,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八怪书画作品散落于民间。

  ■延伸阅读

  西泠印社专家评八怪作品

  画里画外都是传奇

  八怪之间的情谊属桑梓之交,苦乐相濡。郑板桥与李鱓神交已久。两人曾前后借住在扬州天宁寺,对榻而眠,上门来索画者络绎不绝。黄慎在扬州落脚,与郑板桥交好。郑板桥辞官,便借住在李鱓的浮沤馆,郑板桥为此题匾“聊借一枝栖”。

  天宁寺也是陈撰、黄慎和金农常常卖画的地方,同样的境遇将八怪联系在一起,诗画往来,结交平生之谊。李鱓在友人家初次见到华喦的花鸟,颇为欣赏,甚至仿其笔法也绘制了一幅。后来华喦流寓扬州卖画,两人结交。

  郑板桥与高凤翰在泰州相识,初见便颇为投缘。黄慎、李鱓和边寿民曾一同游湖,并合作了花果扇面,上款人便是陈撰,此扇面现藏于苏州博物馆。

  李鱓的一生“两革功名一贬官”,也曾年少风发,南书房伴君,却终落得萧萧匹马,罢官归里。他写生的寒梅,恣意狂态,画写天机。边寿民善花鸟画,尤以画芦雁扬名江淮,有“边芦雁”之美誉。泼墨芦雁,苍浑生动,朴古奇逸。

  人物画是黄慎的擅长题材,无论世俗、仙佛或故事人物,均有涉及,以草书笔法入画,打破传统,意气淋漓。

  中国绘画史的后期,开始互相渗透,职业画家与文人画家不再绝对对立。在扬州城里,市井题材和吉祥寓意的花鸟画反而更受追捧。罗聘既画鬼亦画佛,画鬼名动京师,画佛如松间禅悦,具怪诞而有韵致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