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筑起古城立体“防火墙”

30.08.2016  00:34

    琼花观社区地处扬州明清古城保护区,属于典型的“巷子城”,是火灾“高风险”的社区,自2001年社区成立以来无较大以上亡人火灾。而这,正是缘于他们筑起的一道严密的立体“防火墙”。

  消防宣传 入户入心

  “社区每年都要开展消防演习,组织居民们参加。” 琼花观社区主任李华介绍,每年11月9日“消防日”,社区都要组织居民们集中参加消防安全演练,内容包括如何使用燃气灶具、扑灭火苗、防止电线短路、判断火警等。因规模大、内容多、效果好,社区的消防安全工作还引起了央视关注。

  去年11月9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走进琼花观社区,现场直播在这里举行的消防安全宣传活动,向全国推介社区的经验。央视记者张仲鲁表示,琼花观社区的消防活动很好,让居民在家门口实实在在地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同时对古城保护也有很大的意义。

  这里的“消防课堂”已经成为居民们的“必修课”。针对老年人、青少年、商户等不同群体,社区定期举办有针对性的消防知识讲座,讲授疏散逃生、扑灭初期火灾等安全常识。

  在琼花观社区的街道上,每隔约百米,就能看到消防宣传栏。公益大屏上循环滚动播放消防安全动画,时时为居民敲响消防安全警钟。

  由社区创办的“法治苑”,曾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事实上,消防安全宣传在“法治苑”中同样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法治书场”专门创作表演消防题材的评话《一时糊涂,一世吃苦》;“法治工艺长廊”采用扬州剪纸、扬州刺绣等传统艺术手法,解读消防安全与平安家庭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对于消防安全宣传,琼花观社区不但“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而且讲出了新花样、新效果。

  整治隐患 防患未然

  琼花观社区位于东关街与古运河之间,沿街店铺鳞次栉比,周围是成片的木结构店铺和老城区老式住宅,巷道狭窄。社区内常住居民共有3006户、8799人,文化遗迹更是星罗棋布,包括汪氏小苑、街南书屋、李长乐故居、壶园等。一旦发生火灾,这些历史文化古迹势必受到损毁。

  如何防微杜渐,是琼花观社区一直考虑的问题。社区实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每名工作人员负责约380户入户宣传排查工作。每逢重要节日前夕,社区都要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仅去年一年就分别排查出电线陈旧线路182处、液化气罐使用不当12处、违规爆竹燃放点3处。

  私拉乱接电线是许多老街巷的消防“痼疾”。而如今,漫步琼花观社区的小街巷中,却几乎看不到这种现象的存在。原来,社区对老街巷的电线统一进行入地规划管理,入户的电线也被防火管槽牢牢固定,消除了安全隐患。

  社区每年会同消防人员,逐一走访各商户,提醒商户与广大游客注意消防安全。如今,东关街沿街商户户户安装火灾自动探测报警器,一旦有火情出现,它就会提前报警。社区还积极协调,为困难居民全部免费入户安装火灾自动探测报警器。一位居民说:“现在家里安装了火灾报警器,我们心里也更踏实了。”

  警民协力 守护家园

  东关街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络绎不绝的游客,总会在古街东首驻足,纷纷踏入消防陈列馆参观。

  2010年5月18日,在社区的大力推动下,扬州市消防陈列馆暨双东街区消防执勤点在东关街挂牌。如今,这里由4名经验丰富的专职消防员全天候驻守,接受市119指挥中心调度,同时向居民和游客公布求助电话,有求必应,随叫随到。

  社区紧紧依靠这支专业队伍,经常与他们坐在一起研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驻区单位的8个微型消防站更是得到了双东街区消防执勤点的直接指导,逐步打造成拉得出、打得响的基层消防突击队。

  如今,这些队伍均配置了小型消防车、手抬消防泵等灭火装备,每月集中训练一次,他们“一手拿镐,一手拿枪”,成为社区消防安全管理不可或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