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打造“不淹不涝”城市
五年行动改写千古名句,白雨跳珠入“海绵”——
新华报业网讯 大文学家苏轼有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绘了自己在一场大雨中“看海”的场景,其中写道:白雨跳珠乱入船……巧合的是,今年的6月27日,扬州遭遇了本年度迄今为止最大的暴雨,但并未出现“乱入船”的景象,而是白雨跳珠入“海绵”。
该市宝带小区西大门商铺店主们未雨绸缪,大雨前搬来了沙包堆在店门前,“前两天全国各地就在‘看海’,我们不能不防啊。”然而很快证明沙包是白搬了。持续两天的暴雨,该市过去5年整治的61个积水点全部经受住了考验,电视台记者街头想抓拍“积水”的镜头,愣是没拍到。对此结果,扬州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耿良说:“这场暴雨的强度和降水量,在扬州历史纪录排名第八,对过去五年扬州坚持打造‘不淹不涝’城市是有说服力的检验,我们心里也松了口气。”
这口气憋了很久。再没有比2010年7月12日更让耿良难忘的日子了。“那天降雨量171毫米,峰值每小时22.8毫米,比今年略高一点,但几条城市主干线迅速被淹,扬州主城区当时几乎全部瘫痪。我们所有工作人员出动开井盖、抽水,能用的招都使了,但几乎是徒劳。”
客观上扬州“头顶一盆水”,是淮河入江水道主要所在地,淮河70%的洪水通过扬州入江入海,所以该市防洪等级一直是国家最高级。多年来城市建设中老河道填埋较多,之前的地下管径标准较低,强排能力不足。所以2010年的那一场暴雨后,省内外各级媒体上铺天盖地“到扬州来看海”的文章和图片使这个获得过“联合国人居奖”的古城陷入了深深的尴尬。必须建成“不淹不涝”城市!这项任务迅速提上议事日程。城建部门组织骨干力量对全城76个积水点逐点调查、汇总分析,经过半年认真细致研究的“三年行动方案”出炉,之后方案又升级成“五年行动”,2011年,把扬州建成“不淹不涝城市”第一次写进了该市的民生幸福“一号文件”!
实现不淹不涝,不只是涝的时候让水能出得去,还要旱的时候让水能进得来,也就是要建设时下提倡的“海绵城市”。扬州的“不淹不涝”工作解决的不仅是整治积水点,也是系统的河道整治、闸站建设以及水生态修复。这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难题。认识上就出现了争议。比如第一个开工的市中心四望亭点,“当时我们决定放1.8米的排水管,扬州历史上最大的水管也不过1米直径,所以施工的时候围观老百姓说,这么宽人都可以走进去了,糟蹋钱啊。才过去几年,现在看当初决策是对的,国家标准这几年也在变动,有些地方当初似乎觉得大了,现在看一点都不大。”耿良说。
解决民生问题也要用照顾民生的方法解决好。在“不淹不涝”系统工程中的河道整治中,为防止运送淤泥影响城市市容和河道两侧房屋地基稳定,扬州将太湖蓝藻治理方法首家引入城市内河改造中。在工作“白加黑”24小时连轴转的同时,为了尽量减低对涉及范围内老百姓的出行和商铺运营的影响,每开始一个工程前都会同交通公安等相关部门做好详细的预案;全围挡施工,道路能半幅就不全幅,分段进行,主城与外城错开实施;项目开始前明确完工日期,让老百姓吃个定心丸;一些商铺多的地方挨家挨户做工作讲情况,争取老百姓最大的谅解……“2013年文昌西路改造,6月20日开工,9月4号通车,白天四五十度的高温,正常工资根本招不到一个小工,而且只能晚上施工,又不能扰民,即使如此工程还是顶住压力如期完工。”该市城乡建设局局长杨正福告诉记者。
做一件事要达成全社会共识很艰难。“老百姓一开始形容积水点改造是‘画了几条线,什么也看不见’,也有些同志质疑为了一年一两次的淹涝大动干戈是否有必要。是把有限的钱用在再建几条新路还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积水点改造,其实也是地方主政者政绩观的反映,‘不淹不涝’工程5年来写进了扬州每年的‘一号文件’,持之以恒做到现在就表现了政府解决人民基本民生需求的决心。”杨正福说。据了解,截至目前,扬州为“不淹不涝”已累计投入13.2亿元。今年初确定的8个点,目前已完成4个。在今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扬州的排水管道密度指数居全国第17、全省第3,在城市的“里子”建设上挣足了“面子”。
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这样的城市建设理念:“扬州是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治城先治水,很多水利工程是地下工程、隐性工程,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老百姓感受得到,是良心工程、公益工程,宁可少建几座高楼大厦,也要让城市‘不淹不涝’。”5年来,扬州市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围绕积水路段整治这一主线,同步实施防洪河道整治和排涝闸站配建,大力推进易淹易涝片区改造,迅速提高了城市道路排涝能力,切实保障了城市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治城先治水”带来的好处,良心工程真正成为了民心工程。当然扬州的“不淹不涝”工程依然处在进行时,这个古城在“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指导下,为彻底解决城市内涝的基本民生正在做最后的冲刺。
本报记者汪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