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小镇走出两位阅兵将校领队

03.09.2015  19:22
  乡亲们正和将军母亲一起看阅兵

  新华报业网讯  今天上午结束的阅兵仪式上,有一位将军领队和一位上校领队都是来自扬州江都区的樊川镇,这在全国也很罕见。

  “看到了,看到了,第四个出来的。”随着阅兵直播开始,扬州江都区樊川镇的一个农村小院里分外热闹,小小的堂屋坐满了四方乡邻,原来这是阅兵领队吴国华中将的老家,此刻他78岁的老母亲正和亲朋好友等待着将军出现在天安门前的那一刻。

  作为装备方阵的5位中将领队之一,电视专门给了吴国华将军一个特写,就是这个特写让小小的堂屋一下子沸腾起来,弟弟吴国年拉着老母亲指着电视:“快看,就是哥哥,看到了吗?”虽然眼神不好,但老妈妈依然一眼认出了儿子的身影。

  能担任阅兵领队,将军也有自豪心,阅兵前一天,他专门打电话回家,对老母亲和弟弟说:“你们要看哦,让乡亲们也都来看我。

  吴国年告诉记者,作为领队,虽然哥哥只是站在军车上,但依然要刻苦的训练,提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就开始了阅兵训练,每天都和普通战士一样,踢正步站军姿,就为了能在天安门前展现军人最英武的风姿。

  “开心哦。”虽然只是一个镜头,但将军是母亲已经激动得无以言表。

  同样在樊川镇上,离吴国华将军家不到10分钟车程的地方,也诞生了一位阅兵领队,他就是武警反恐突击车方队领队——黄继。

  在阅兵训练基地,黄继的名声十分响亮,这位来自樊川镇的上校军官已是第三次参加阅兵了。作为方队两名领队之一,电视也给了黄继一个大大的镜头,等在电视边的母亲激动地一下子站了起来,指着屏幕“就是他,就是黄继。黑了,瘦了”。

  实际上,就在阅兵前一天5点,黄继还给家里打了电话报平安,他告诉母亲,阅兵前恰恰是最轻松的时刻,战士们此时都在洗澡休息,准备晚上11点出发,因为12点就要进入天安门进行准备工作。

  记者也在阅兵前采访过黄继,他说在三军仪仗队的经历令他难忘。他第一次执行任务时,站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的广场上,礼炮一放,当时就感觉头顶着天,脚踩着地,非常震撼,非常难忘。

  这次阅兵,从6月份带队进驻京郊阅兵训练基地,黄继一步都未离开过训练场。黄继告诉记者,这次阅兵准备时间短、受阅要素多、标准要求高,对阅兵训练的组织实施提出了不小挑战。去年12月,他们受领任务后,迅速展开了方队和人员装备的抽组,今年元旦期间人员选拔到位后就展开了基础训练。6月上旬,从驻地向北京集中。

  正式阅兵当天,官兵至少要在阅兵式位置一动不动站立一个多小时,加上前期准备,总共站立长达4个多小时。因此,队员的军姿必须过硬。火辣辣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训练场的沥青路面一步一串白烟,空气又热又闷。为了锻炼“站功”,黄继每天坚持连续静站两个钟头。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源

编辑: 金勇、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