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将对土壤“全面体检”

21.07.2017  17:12

   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用地为重点开展详查

 

  扬州市政府日前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对《扬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行解读,宣布将系统性对全市土壤进行“体检”。

   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有序推进

  “目前,扬州土壤监测还未全覆盖,各类型土地是否存在污染、存在怎样的污染还需进一步明确才能掌握。”扬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姚江潮介绍,扬州正在现有环保、农业、国土等部门开展的土壤相关调查基础上,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目前,各项调查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针对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以及农药、铅蓄电池、钢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等重点行业的在产企业用地,尚未再开发利用的已关闭搬迁企业遗留地块,扬州从今年起开展详查工作,2020年底前将掌握土壤污染状况、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根据《方案》,2018年底前,扬州将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并以耕地为重点,针对已有调查发现的超标点位区域进行详查,进一步摸清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程度;在大宗农产品主产区、蔬菜基地等开展土壤与农产品协同调查。

  2017年底前,扬州将统一规划、整合优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基本形成土壤环境监测能力;2020年底前,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市、区)全覆盖,建成扬州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此外,扬州还将建立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制度,每5年完成一次监测,重点监测土壤中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并完善包含布点、采样、制样、分析、质控、评价以及样品库管理在内的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保证监测数据质量。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培训。

  为提升土壤环境信息化水平,扬州计划利用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相关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排放、耕地质量监测、农产品质量检测、土地利用现状等数据,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建设扬州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

  姚江潮表示,扬州将借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拓宽数据获取渠道,实现数据动态更新,加强数据共享,编制资源共享目录,明确共享权限和方式,提升土壤环境保护的大数据服务功能,发挥土壤环境大数据在污染防治、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区分污染地块用途建立负面清单

  据悉,扬州目前重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各监测点的检出项目总体达标率为94.3%,总体显示为“较健康”状态。

  为有效管控好土壤“体质”,扬州将采取严格的分类管控措施,综合施策。

  《方案》以农用地中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中的污染地块为重点,明确监管的重点污染物、行业和区域,严格控制新增污染。对于污染地块,区分不同用途,根据污染程度,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

  根据污染程度,《方案》将农用地分为3个类别,分别实施优先保护、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等管理措施;对未利用地也提出了针对性管控要求,实现所有土地类别全覆盖。

  《方案》明确,对轻中度污染的土壤,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对重度污染土壤,严格管控其用途,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制定实施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计划。

  对于建设用地,扬州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供地管理和土地开发利用管理。对拟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石油加工、化工、电镀、制革等行业企业用地,以及用途拟变更为居住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的上述企业用地,由土地使用权人负责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已经收回的,由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负责开展调查评估,以合理确定土地用途。

     (  李莉  姚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