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积极探寻研究性教学新思路

17.01.2015  02:40

  近日,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一学生中兴起了一种新的课堂模式,学生自主课堂,受到了大家的热烈追捧。设立学生自主课堂是学校推广研究性教学的一种尝试,在传统的老师授课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们自主探讨学习,帮助他们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科创意识。
      学生自主课堂上新生向老生学习,同时,还可以鞭策老生不断追求进步,使同学们将功夫花在平时,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项目制作提升自己的成绩,打牢学习的基础。这个课堂是由大二学生执教,带领2014级的学生一起探讨语言的学习,主要针对语言程序设计,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科创意识培养。这样一个开小灶式的学生自主课堂刚刚成立,就赢得了大一学生的积极支持。“我们当年学习时不怎么懂,自己用了很多时间才消化了老师传授的知识,我想通过这个课堂与学弟学妹们一起探讨疑难点,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参与授课的大二学生说。
  大二学生程同学也是大一新生的“语言老师”之一,第一次站上讲台的经历让他至今回想起来还有些激动。“刚刚开始还有点小紧张,不过在讲了几题之后我开始渐渐进入状态,一个题目多种解法,运用不同的定理性质,解法的优劣比较,题目知识的扩展延伸,原本枯燥难懂的课程内容也变的容易理解了。”大一新生徐同学说:“白天听老师讲理论内容,自己也许不能完全消化,晚上再来听学霸课堂,和兴趣相投的学长学姐还有同学们一起探索,就变得非常好懂非常有意思了。时间真是过的太快了,要是这个课堂的时间能再长一点就好了。”小徐还和同班同学一起,报名参加了“天翼杯”江苏第三届信息安全技能竞赛,作为大一新生,他们从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全部获得了省二等奖的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