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23.04.2015  11:09

  面对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学校毕业生体量大的现状,扬州大学根据相关工作部署,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突出就业工作重点,打造创业教育亮点,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引导和服务,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做实就业基础工作。广泛深入地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职业生涯教育,引导毕业生理性、冷静、辩证地看待就业形势,把握政策导向,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万人受训计划”等项目,通过与省、市人社部门和相关培训部门对接,以讲座培训、职业测评、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网络、热线、宣传手册等多种渠道,对毕业生进行全面指导,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求职技巧。
  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工作。学校在现有就业市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渠道拓宽毕业生就业路径。充分利用沿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区域联盟的信息共享优势,“共建工作平台、共享信息资源、共促政企合作”,有效补充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通过举办周末市场、学校专业市场、校际联合市场、地区人才专场、企业专场等多种形式的双向选择活动,拓展就业市场的举办形式,保障学生进入市场后有充分参与度。持续保持就业市场“百千计划”,即百场市场荐人才计划和千家企业进校园计划。
  做好就业困难生帮扶工作。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数据库,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力争帮助他们在离校前落实就业岗位。建立就业“特殊困难”学生的“一对一”甚至“多对一”就业帮扶机制,重点做好此类学生就业帮扶工作。
  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激励学生把自身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精心组织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到村任职”等基层项目,将毕业生服务西部、服务基层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来抓。鼓励学生投身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落实好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等政策。
  提升就业信息化服务水平。积极打造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一体化平台,将职前教育模块、创新创业模块、师资培训模块、就业工作管理系统、招聘信息服务系统、就业分析中心数据库管理系统、就业分析问卷调查系统和就业分析工具软件系统等建设到统一的平台之上,确保就业服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