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地下管道线有了“大管家” 跃进桥东塌方抢修时帮了大忙

27.10.2015  15:26

  地下官网信息系统示意图。

  中国江苏网10月27日讯 记者昨天从市城乡建设局了解到,市区地下管线GIS系统已经全部建设完成,投入试运行,相关部门要查询地下管线信息,只要鼠标轻轻一点,便能准确知晓,扬州地下管线有了“大管家”。

  跃进桥东塌方抢修“大管家”帮了忙

  “上次跃进桥东侧雨后塌方,建设、城控部门迅速通过刚刚模拟运行的地下管线GIS系统,查阅了所在地地下管线资料,在得知塌陷区域仅有燃气和地面路灯管线后,对症下药,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快速制定了抢修方案。地下管线GIS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作人员介绍,市区地下管线GIS系统本月投入试运行以来,已先后为28个市政管线项目提供了现状资料,累计查询管线长度达到了ll54公里,并为扬州市城市排水、防涝规划提供了雨水、污水分流计2400多公里资料,为生态科技新城规划提供了659公里综合管线资料。同时还多次为突发性抢修工程提供了地下管线资料,为应急事故处理提供了保障条件。

  “虽然系统模拟运行和试运行不久,但地下管线GIS系统已经取得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成果,开始对我市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工作人员介绍。

  目前,负责地下管线GIS系统运营管理的部门——扬州市城市地下管网管理处已经成立,今后将承担起日常系统运行维护、管线数据动态更新、查询服务、应急指挥、数据共享等方面工作。

  地下管线“大管家”由四个子系统组成

  据悉,市区地下管线GIS系统由综合管理子系统、三维展示子系统、共享发布子系统、共享服务管理平台四个子系统组成,完成对各项数据和各种功能的支撑。

  “综合管理子系统”:提供给数据管理和维护单位使用,主要进行各管线子系统用户功能和图层权限的管理、数据查询、更新维护、打印出图、数据统计、管网分析等。

  “三维展示子系统”:利用skyline(三维可视化平台)建立地下管线三维系统,系统包括地下管线三维场景浏览、查询定位、二三维场景联动、决策分析、辅助工具等功能。

  “共享发布子系统”:主要提供给包括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和管线权属单位使用,能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等操作,实现管线数据的共享。

  “共享服务管理平台”:提供对功能服务和数据服务的授权管理、服务运行状态、服务访问信息查看等功能。

  有了“大管家”帮忙,可以通过对地上建筑物、绿地、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建模,实现地上与地下的场景联动展示,使系统能直观展示地上建筑和地下管网的情况。而在数据动态更新时,为保证数据库的质量,系统将展开查错功能,可以对即将入库的管线数据进行全面检查,能够快捷、明确地指出更新数据的信息遗漏,不准确或误差过大等问题,并输出错误信息。

  管辖面积372平方公里

  地下管线总长度超万公里

  2012年,我市成立市区地下管线普查与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计划用两年时间开展地下管线普查,运用先进的地下管线探测设备和技术,查清各类地下管线的分布及埋设情况,形成完整准确的城市地下管网资料,建立准确、完善的地下管线数据库,健全地下管线数据的动态更新管理、服务机制和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实现政府部门和管线权属等单位的共建共享,为建设智慧扬州奠定坚实基础。两年间,我市普查完成市区372平方公里内、8米以上道路地下管线普查探测任务,共计查出8大类23种管线,探测地下管线总长度10340公里,探测管线点551542个,形成综合管线图3378幅。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市区地下管线GIS系统并投入试运营。

  避免对道路随意“破膛开肚

  减少对出行影响,消除隐患

  道路建好时间不长就“破膛开肚”,不长的路面上密布水、电、通信等各类窨井盖,挖掘机由于对地下管线情况不明而将其挖断……这样的“城市通病”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记者了解到,市区地下管线GIS系统建成投用,加之与之配套实施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扬州市市区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意见》,有望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做好地下管线的综合规划和管理平台建设意义重大,可以节省城市建设资金,减少对市民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建设部门的同志说,如果各家的管线都归集起来统一建设了,投资少了不说,还能大幅减少“前面刚埋修后面就挖剖”和路面到处是井盖的现象。记者姜传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