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走出去的“北上深”之路

10.12.2015  03:27

  12月8日晚,大型新编历史古装正剧《衣冠风流》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精彩上演,这是“2015苏韵繁花——江苏舞台艺术精品剧目”扬剧专场举行的第二场演出,上海戏迷用数十次的喝彩声,对这部扬剧新作予以充分认可。9日,国家级非遗剧种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国内知名学者专家齐聚一堂,为扬剧传承发展巡诊把脉、释疑开方。

  国内顶级舞台,地方剧种引发阵阵惊叹

  2015年堪称扬州市扬剧研究所发展史上最为忙碌的一年。从1月份起,除了“周周看扬剧”活动和送文化下乡演出任务,市扬剧研究所接受邀请、赴周边城市巡演的频率明显高了许多。

  5月9日,应深圳文博会艺术节组委会邀请,扬剧首次踏上南粤大地。连续两天,《衣冠风流》的精彩演出给深圳戏迷留下深刻印象。深圳市民表示,深圳的文化活动特别多,市民在各类艺术的熏染下,欣赏水平、审美情趣也日益提高,扬剧能得到挑剔的深圳市民的认可,一定是成功的。

  11月18日,《衣冠风流》亮相中国戏曲学院,数百名师生观看演出。国戏戏曲表演系豫剧专业的研究生说,扬剧演员的专业水准很高,《衣冠风流》的立意、舞美令人耳目一新。

  在昨天的演出中,上海戏迷同样惊叹连连。一些老戏骨表示,《衣冠风流》无论是编排还是演员的表演,都给人耳目一新又不失传统继承的感觉。

  巡演展现底气,在继承传统中借鉴创新

  7个月里,三大国际都市巡演成功,“扬剧王子”李政成对扬剧未来的发展充满希冀。李政成说,三地巡演表明,只要有好剧本、好演员,方言完全不是影响地方剧种发展的障碍。

  “《衣冠风流》是传统与创新结合的产物,目前已收获业界一致好评,这令我们对扬剧的未来充满信心。”市扬剧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周寿泉说。近年来,扬剧所里加大剧目创作力度,除聘请名编剧、名导演根据扬剧特点量身定制新剧目外,还广泛吸收京昆梆等优秀剧种的表演方式。同时,扬剧所还依托名师带徒,培养扬剧新苗进中国戏曲学院读本科等方式,使得扬剧后备人才培养问题得到解决。

  扬州市扬剧研究所在继承传统、借鉴创新的基础上,以戏曲推动年轻人成长,以人才促进新剧目成型,不断推动国家级非遗项目扬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有人有戏有魂,依靠精品推上发展新高度

  三地演出,市文广新局局长季培均都在现场观看,观众的热烈反响令他感慨良多:“对于扬州文化走出去而言,扬剧一年赴三个国际都市演出,堪称‘标志性事件’。

  季培均表示,在京剧、越剧、昆剧已被国人熟知并广为接受的现实下,地方剧种的方言说唱、区域性限制是观众的先天认识。“从观众的反响来看,字幕完全消除了方言的障碍,剧本立意、演员的演绎让剧目回归艺术本真,进而引起观众强烈共鸣,这对包括扬剧在内的扬州文化艺术未来发展走向,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现实路径——扬州文化只有创造和依靠精品,才能走出去、走得远。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对扬剧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表示,一个剧种的发展,最核心就是“有人有戏”。就目前而言,扬剧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希望扬剧做好传承工作,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将这一地方剧种推上发展新高度。

(扬州市文广新局)

宿迁市出台《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文化厅
徐州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百千万”走访帮扶活动
  为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