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引导科技型企业着力提升产品内涵

16.02.2015  18:40

      面对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经济新常态,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在重新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日前,扬中市科技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走访部分重点企业,详细了解生产运营情况,当面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勉励企业从“人口红利”向“机器红利”转变,向科技要发展,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在新一轮竞争中勇立潮头。
      告别传统制造业的人海战术,向装备要效益,向机器要红利,这是经济新常态动力发展机制的新要求。近几年,扬中市的多数企业也都不约而同选择了这条道路,以寻求企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以江苏环太集团为例,之前企业的主打产品多晶硅片转换效率稳定在17.8%左右。但是,去年5月份市场风云突变,客户纷纷提出要求减少普通硅片供应量,大批量提供转换效率在17.8%以上的高效能多晶硅片,这造成多晶硅片瞬间滞销,这对刚刚走出寒冬的光伏企业来说,意味着又一次危机。一场技术攻坚战,由此展开。集团成立了19个技术攻关小组,制定项目攻关日程表。研发人员全天候开展技术研究,每天总结研究成果。仅用时1个月就拿出精密的技术方案,迅速实行大批量生产,产出的多晶硅片转换效率全部在17.8%以上,产品合格率在92%以上。
      而走上智能化之路,则是企业统筹谋划后,制定的三大扩能战略之一。2014年,企业拿出1.1亿元,购置全球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新增美国GT多晶炉、瑞士梅耶博格切片机等55台套先进设备,企业智能化水平得到省经信委的充分肯定。用“机器红利”接替“人口红利”,目前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低成本土地、低工资劳动力、低环保成本、低税收成本等低成本要素供给推动规模化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人山人海的战术难以为继。扬中市将坚持科技强市,抓住机遇,注重传统产业的结构优化、转型升级,依靠创新驱动推动实体经济持续稳健发展。这其中,作为相关职能部门,科技局将在政策扶持方面,要更多地向基础好、增长快、发展空间大的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倾斜,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企业倾斜。引导当前企业面对生产成本高、用工成本高的情况,支持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智能化装备进行技术改造,建设有行业示范作用的智能车间等,实现“人口红利”向“机器红利”的转变。 

来源:扬中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