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防结合根治网络黄毒

06.11.2015  09:29

              自今年3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开展“净网2015”专项行动以来,各地各部门深入整治网上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严厉打击制售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违法犯罪分子,严肃追究违法违规互联网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坚决斩断传播链和利益链。据统计,截至目前,各地“扫黄打非”部门共查办有关案件1215起,关闭淫秽色情网站20650个,删除各类有害信息100.44万条。应当说,“净网2015”专项行动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不仅有效地净化了网络空间,也为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黄毒犹如田中杂草,具有容易死而复生的特点,所以“扫黄打非”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时刻马虎不得,放松不得,必须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而网络空间由于具有信息发布人身份虚拟、信息传播速度快、取证困难等特点,所以治理网络黄毒的难度往往大于现实空间的扫黄。这就要求各级“扫黄打非”部门不仅要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在协调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确定重要案件,实施重点打击,对大要案进行挂牌督办,确保案件查处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同时,更要下大力气探索建立防范网络黄毒产生和传播的有效制约机制,只有打防并举才能彻底根治网络黄毒,让互联网空间风清气正。

  不久前,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在广西召开了全国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现场会,对广西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明确“五进”目标,将“扫黄打非”工作逐步推进到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和景区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应当说,广西的经验对于网络空间的“扫黄打非”工作颇具借鉴价值。广西之所以能够实现从自治区到市、县、镇、村的五级监管,形成了“横管到边、纵管到底”常态化管理和无缝隙监管,除了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外,也与其相信和依靠群众,同时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识别能力和法律水平密切相关,正是在群众的广泛参与下,广西的案件查办数量和质量才得以逐年提升。这启示我们,防范网络黄毒也应当激发公众参与网络治理的积极性,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发挥得好,就能形成全天候的监督网络,让网络黄毒无所遁形。

  “扫黄打非”工作任重道远,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除了广大网民应该自觉遵纪守法,抵制不法行为,配合主管部门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净化网络环境外,互联网企业也应当践行社会责任,加强自律,自觉抵御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监管部门则要畅通举报渠道,鼓励大众进行监督,对举报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一经查实就依据相关法规给予严厉打击和处理,并及时公布查处信息,以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总之,只要全社会联起手来,就能有效织就一张防护大网,让黄毒在网络上无路可逃,处处碰壁,收到净化网络的最好成效。  (李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