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小网格”铸就大平安

27.01.2019  09:04

  记者近日从省委政法委获悉,我省去年刑事案件保持发案下降、破案上升良好态势,公众安全感提升至97.6%,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满意率提至92.7%。

  这得益于江苏网格化社会治理创新,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处置向主动预测预警预防转变,从单一管理向寓管理于服务转变,从主要依靠党委政府管理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转变。

  好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胜过十万雄兵

  为破解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2017年8月我省成立领导小组,抽调25个部门40余名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着力推进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工作。

  此后,江苏围绕把网格打造成基层社会治理的“第一道屏障”和江苏社会治理工作的“一张名片”的目标,整体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形成“一网(多元融合共治网)、一台(大数据智能平台)、一终端(全要素网格采集终端)、一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的江苏模式。

  好的顶层设计,胜过十万雄兵。为确保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行,我省努力在制度设计、体系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朱光远介绍,江苏先后健全网格服务管理职责体系、完善网格管理工作制度体系、建构网格治理法治规范体系、建立网格社会治理组织保障体系,并发挥监督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加强对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工作的督查指导,从而确保社会治理常态化。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我省社会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去年底,全省共规范设立网格12万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近30万名,县乡村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试点地区非警务类警情下降40%左右;完成省级网格化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一期建设,探索建立“网络+网格”的基层社会治理江苏模式。

  党员群众齐上阵,人人都是网格员

  去年5月,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汤山社区网格员陈磊,在一家银行附近例行巡查时,和银行工作人员一起劝阻遭遇电信诈骗的一名中年妇女汇款,帮助她避免了经济损失。

  2017年9月,我省在南京市江宁区进行全要素网格试点,整合公安、民政等16个部门涉及基层治理的工作,全部纳入全要素网格。“管理盲区消除了,实现事随人走、费随事走。”江宁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张宝卿介绍,群众还可通过公众版APP,上传身边的社会治理问题,人人都是网格员。

  孙青是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街道向阳社区第三网格的网格员。他说,向阳社区的离退休人员超过2000人,50%都是共产党员。党支部建在网格上之后,网格支部书记与网格员实行问题联排、矛盾联调、活动联办等联动机制,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第一时间上门化解,实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

  网中问民忧,入户解民困。新沂市创造性实施村级法治书记制度,从全市政法干警中选派461名优秀干警担任村级法治书记,直接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帮助村、社区推动基层党建网络与社区治理网格的深度融合,一年调解各类纠纷1110件,消化初信初访102起,受到村组干部和群众的点赞。

  南通市崇川区构建集体经济组织、物业公司、单位、社会组织、邻里、街坊居民骨干等多元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格局。该区先后投入项目资金800多万元,支持各类社区社会组织200多家,服务群众人次突破20万。

  按照“一张网、五统一”的要求,全省各地统筹政府、市场、社会力量,打造权责统一、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命运共同体,推动形成各方协同、联动融合、多元共治的网格治理新局面。

  智能化大联动,走出基层管理困境

  针对基层反映较为集中的信息多头采集、重复无效劳动、数据共享不够以及联动处置不畅等突出问题,我省坚持把大数据智能化应用作为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重要抓手,推动实现各部门数据资源协同共享、互联互通。

  苏州市吴江区通过建立“最强大脑”,将社会治理网格化联动指挥平合融合GIS地理信息、GPS全球定位、视频监控、综合执法等子系统,力争形成人、地、事、物、组织等数据全覆盖的大数据中心。“智慧吴江”推动多部门数据实时共享,七成问题可通过网格内服务管理解决,两成问题通过上推至镇级或区级部门解决,仅不到10%问题通过执法解决,真正解决基层管理困境。相城区还引入京东公司专业技术团队,开发全新的联动中心智慧平台。

  无锡市新吴区不仅彻底解决数据的及时、准确和活化,同时还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拓展嵌入党建、民政、计生、物业等各类服务管理应用,打造一揽子服务矩阵,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成为常态。

  当前,我省网格化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一期平台汇聚22个省级部门7260亿条,83个市级部门、1232个县级部门1.5亿条基础数据;采集上报各类信息数据1.1亿条,办理工单1470万件、办结率达97.5%。省公安厅副厅长程建东表示,江苏公安利用警务大数据建成服务旗舰店和微警务集群,将户口迁移、车管缴费、护照办理等163项权力事项和68项服务事项搬到网上运行,累计提供服务4000多万次。

  本报通讯员王志高

  本报记者倪方方

标签:

编辑: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