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重开,注册制改革“热身”

02.12.2015  10:58

  新华报业网讯  昨日,包括苏州道森股份在内的8家企业,近1.1亿新股开始网上申购。这是新股发行时隔5个月重新开闸后的头一道“打新”盛宴。此前一日单独发行的凯龙股份,只能算是“开胃菜”,而随后一日同样单独发行的中科创达,则无异于饭后甜点。

  尽管中签机会如同买彩票中大奖,但年内仅剩的28家新股中首批亮相的10只,仍让投资者瞪大了眼睛。而在专业人士眼里,这次发行重启被注入了更多市场化规则,从取消新股申购预缴款到明确发行审核环节时限,可以说,对接明年注册制改革的“热身”正紧锣密鼓。

  “打新”盛宴,也许是“剩宴

  许多人都将年内28家新股申购机会,视为最后的“打新”盛宴,道理很简单,取消新股申购预缴款意味着会有更多资金加入摇号大军,未来新股中签率将变得更低。其实,“打新”应有平常心,相比于海外成熟市场,A股一级市场上新股无风险的暴利现象本不正常,“盛宴”变“剩宴”是迟早的事。

  “这批新股发行规模很‘迷你’,一旦中签,的确相当于中大奖。”南京职业投资者郎宏伟说,网上发行规模最大的读者传媒不过2400万股,最小的三夫户外仅680万股,登陆沪交所的道森股份发行2080万股,且这批新股的发行市盈率普遍在16倍—22倍之间,出于比价效应和“奇货可居”,这批新股上市后遭爆炒的几率大增。

  昨晚,周一发行的凯龙股份公布网上申购中签率为0.22%。此前,今年最高中签率为2月份的0.79%,最低为5月的0.36%,本批新股申购中签率延续了下滑趋势。

  已有人预言其中的佼佼者润欣科技可能“”字涨停19个。一位网名“难得糊涂”的投资者泼冷水:发行市盈率已经23倍,19个涨停后股价涨5倍,市盈率要过百了,同样质地的老股票一抓一大把,干嘛要叶公好龙追新股?华泰证券分析师张晨华表示,每只新股上市,都意味着原始股东暴富兑现“”出了头,因为牵涉到新股背后长长的利益链,所以,对一些有悖常情的舆论“忽悠”,投资者不妨多留一个心眼。最被新股爱好者津津乐道的暴风科技,的确上演过上市后连拉29个涨停板的传奇,但其后股价暴跌八成惨象也不应被忘记。

  发行市场化,已“无限接近

  就在本周新股发行上路前的证监会新闻发布例会上,规范发行审核权力运行的新规正式出台,证监会决定建立限时办理和督办制度,对各审核环节提出明确时限要求。这被市场解读为“有意识地无限接近注册制”的又一举措。

  注册制说白了,就是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权力从政府手中转移到市场和企业身上。南京一私募基金管理人王峰表示,有人担心证监会审核的时间少了,对企业上市失察的可能性会上升,这其实还是旧思维作怪。证监会监管思路早已朝着市场化方向转型,将监管重点从事前向事中事后转移。“企业尽可以弄虚作假欺骗上市,可一旦问题败露,所付出的代价或许是自己不能承受之重。”打开江苏证监局网站,人们可以发现,地方监管部门对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作出的行政处罚明显增多。如,10月份江苏证监局就对在分配方案上存在误导性陈述的上市公司海润光伏罚款40万元。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目前核准制下的新股定价机制,不能按市场需求、市场估值、市场氛围给新股定价,而新股发行从核准制过渡到注册制,新股定价机制会得到很大改进。“核准制带来的‘打新’稳赚不赔,与市场决定资源分配的原则相悖。”张晨华说,在A股还未完全复元时就重启新股发行,显示了新股发行乃至整个资本市场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决心。这也是资本市场呼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有预测称,注册制最快明年3月就将成行,全年新股发行融资额可能达三四千亿,远超今年的1500多亿,尽管改革推进将是渐进的,但留给市场的适应期的确不多了。

  今后新股,是股票不是彩票

  可以预见的是,新股发行注册制实施后,A股将迎来一个空前火爆的企业上市潮,而随着新股供需从人为平衡转向市场化平衡,现行股市估值体系将重塑,审批制带来的“估值泡沫”也将破裂。

  “新股是股票不是彩票,改革将还新股以股票的本来面目,那种仅仅因为‘新’而获得的高溢价将一去不复返了,投资者闭着眼睛靠运气就能赚钱的好日子也将逐渐到头。”南京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温丽君说。

  昨日发行的8只新股预计冻结资金近2万亿,市场资金短暂失血效应让A股承压,三大股指一波三折,其中,沪指力保3400点不失,微涨0.3%。张晨华认为,新股发行对市场的影响将较为有限,不要一想到新股,就习惯性地联想到熊市。“如今的资本市场承载着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重任,新股更加市场化发行只有在股市活跃期才能顺利实现,因此,明年股市的机会肯定有。”至于行情怎么起来,投资者不必过于操心,要知道股灾之前的“改革牛”也是在缺少经济基本面明确“提示”的情况下拔地而起的。周二房地产股行情爆发,万科等9只房地产股涨停,原因是市场传言“房贷利息可能在个人所得税缴纳前被用来抵扣纳税额。“大家都知道楼市要去库存,但谁又能想到政策还可能出这一招?

  本报记者吉强 本报实习生陈晨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