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粉末打印心脏模型 3D技术“补心”3月大婴儿

18.08.2015  18:18

  3个月大的宝宝因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小小心脏破了好几个洞,实施常规开胸手术医生无法精确定位实施封堵。南京儿童医院心胸外科专家借助3D打印技术,将小病患的心脏完全复制出来破解手术难题。据悉,用3D打印技术辅助儿童心脏手术,在国内还是首例。

  来自安徽的晨晨(化名)在妈妈肚子里呆到第9个月时被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出生一个月后,受先心病影响频繁被肺炎袭击。“其心脏肌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还有直径大于2厘米的巨大房间隔缺损,引发重度肺动脉高压,导致肺部反复感染。”南京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孙剑介绍,晨晨的病情等不起,其父母决定让晨晨接受手术。

  7月3日,晨晨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接受了心肌室间隔缺损封堵+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术后经常规治疗处理,多次尝试撤离呼吸机均失败。复查B超提示患儿心肌部位仍有较大室缺,肺部血液分流仍然很多,导致其呼吸困难。

  孙剑告诉记者,多次常规影像检查无法明确残余缺损的具体位置、大小以及各缺损间的相互关系,且第一次实施的开胸手术中已经置入封堵器,如果再放多个封堵器,晨晨的心脏可能就跳不起来。孙剑查阅资料后准备大胆尝试用3D打印技术辅助心脏手术。

  经过对影像资料的详细分析及反复3D建模,南京一家3D打印公司技术人员用塑料粉末成功打印出了晨晨的心脏模型,且可以分解组合,“一眼就能看清晨晨心肌各个室缺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孙剑说,根据3D模型,术前就选择好了恰当的封堵位置。7月23日手术时,仅用一个封堵器就将所有残余室缺封住。术后,晨晨恢复良好,很快脱离了呼吸机。记者昨天在病房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小晨晨在妈妈的逗乐下不时手舞足蹈,明天将正式出院。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