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非法采砂保持高压态势 确保长江南京段河堤安全

10.03.2017  14:08

  3月2日,根据统一部署,2017年长江南京段打击非法采砂“清江行动”拉开帷幕。市水务局、市海事局、长江航运公安局、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市水政监察支队执法人员乘坐巡逻艇对长江南京段水域进行执法巡逻。南京市水政监察支队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共出动执法艇1370航次,执法车辆521次,执法人员8543人次,查获采砂船10条,运输车2条,过境船舶19条,切实维护了我市长江河势稳定、防洪安全和航道安全。

  构筑全天候、全水域、全方位的监控体系

  市水政监察支队负责人王来玉介绍,长江南京段全长97公里,上游在苏皖两省交界的和尚港,下游在宁镇扬三市交界的大道河口。采砂船利用这些跨省、跨地区水域管理盲区,“打擦边球”进行盗采活动。本着夯实基础,提升效能;责任明确,强化合作;严厉打击,保持高压;抓住关键,严格管理的原则,他们创新工作方法,在已建成使用5个执法基地的基础上,去年以铜井基地为样板,建成重点水域视频监控系统,形成了全天候、重点水域、重点方位的监控网络,走在了全国和全省的前列,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科学合理开展执法巡查工作,做到大队每昼夜各一巡,支队每周一查,在重要节点和敏感水域加大巡查频次。采取“蹲点驻守与交叉巡查相结合”、“岸上查、水上抓、水陆并进”等措施,有效震慑了非法采砂分子。一年来,全市组织各层次联合打击行动47次,对苏皖边界、宁镇扬交界、七坝、高铁桥等重点水域,进行不间断的巡查执法,共立案查处非法采砂等案件10起。

  从“人防”到“技防”构筑禁采的天罗地网

  打击非法采砂活动是一场持久战,今年水政执法一大亮点就是在保持日常巡逻检查的基础上,从“人防”到“技防”构筑禁采管理的天罗地网。积极推进装备系列化配置,制定水行政执法装备标准。配足配齐通讯、勘验、防护、监控、拆卸等基础装备,提高便携式装备、单元式装备、信息化装备配置比例。提升执法装备管理水平,统筹做好执法装备的运行维护和执法队伍培训教育工作,增强案件调查取证的能力和水平。推进执法基地标准化建设,建立水行政执法基地VIS视觉识别系统,提升水行政执法整体形象。

  建立完整的监控系统运行机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实现跨地区、跨部门执法巡查信息的互联互通。构筑“天上看、地上查、水上巡、网上管”的监控系统平台,逐步实现利用自动监控、卫星遥感、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对各类水事违法行为能够达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的目标。(摘自《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