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去年人均读书8.47本 手机阅读增长最快

21.04.2016  10:44
年度12本好书 - 新浪江苏
年度12本好书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年度12本好书 年度12本好书 年度12本好书 年度12本好书 年度12本好书 年度12本好书 年度12本好书 年度12本好书 年度12本好书 年度12本好书 年度12本好书 年度12本好书

  后天是世界阅读日,第十二届江苏读书节暨第二十一届南京读书节将同步启动。昨天,江苏省全民阅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5年度江苏省居民阅读状况调查”数据。去年,江苏省成年居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47本,其中纸质书4.93本,电子书3.54本;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9.13本。

   解读

  手机阅读会不会让人变肤浅?

  有网友担忧,手机阅读时间相对碎片化、不能阅读经典,会不会让人变肤浅?“阅读总比不读好,而且,手机中的内容不全是碎片化和低俗化的,很多微信公众号内容很专业,并不是碎片化、浅阅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说,手机阅读可以消除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过去存在的阅读鸿沟。他们对全国的调查显示,农村山区里,手机阅读率比城市高,微信阅读方面,城市和农村持平。

   未成年人“年级越高阅读越少

  除了针对成年居民的调查外,还有针对未成年人的。江苏0岁-8岁儿童家庭中,有过亲子共读行为的占90.7%,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6.71分钟陪孩子阅读,比往年高。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虽然未成年人阅读率在提升、人均图书阅读量在增加,但学生年级越高,课外图书阅读量反而呈下降趋势,尤其是14岁-17岁,图书阅读量比2014年降低了1.59本。

  魏玉山认为,这是全国现象,考试制度不改革,这一现象还会加剧。“14岁-17岁的孩子,要考高中考大学,这个阶段都要冲刺,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上,没有更多的时间抽出来进行课外阅读。不过,目前一些学校注意到这个问题,北京一些学校开设了阅读课程。

   年度12本好书名单出炉,曹文轩《火印》上榜

  阿来《蘑菇圈

  译著《岛上书店

  顾保孜《周恩来最后600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

  郑永年《未来三十年:改革新常态下的关键问题

  季羡林等《力量:与大师一起读书成长

  黄迺毓等《童书非童书:给陪伴孩子看书的父母

  金韵蓉《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

  潘富俊《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

  黄仁宇《我相信中国的前途

  理查德·梅比《杂草的故事

  曹文轩《火印

  发布会上,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向社会推荐了年度12本好书(见上图)。“曹文轩的《火印》是在他获得安徒生奖之前就选好的,他的《草房子》最早也是江苏出版的。”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周琪透露。

  那么,12本好书是如何选出来的呢?周琪透露,它们是从全国每年45万种图书出版物里海选出来的。2月下旬,12本好书的推荐活动就正式启动了。首先,根据江苏省内外有影响力的60家出版社,中国好书榜、畅销书榜中选出“前300强”好书;而后,邀请专家初评,选出60种作为候选书目。接着是专家测评、网上投票、专家复评……最终确定了12本好书。

  周琪介绍说,从“前300强”到最后的12本好书推荐,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首先是具有导向性,其次结构要合理,三是要有通适性,四是新颖性。

  周琪介绍,江苏正在策划对基础书目进行研究,将在江苏省所有新华书店统一设置三个专柜的好书:一柜叫中国好书,把中国好书、年度的25本好书,包括大众喜爱的50种好书,向青少年推荐的100本好书,向老年人推荐的100本好书,设置在一起,方便公众查找阅读。第二个叫江苏好书,苏版好书。第三块再开一架叫经典阅读专柜。

   实体书店出现“回暖”趋势

  销售下降、读者流失、成本剧增、关店歇业……从2010年开始的倒闭潮使实体书店陷入寒冬。不过,发布会上,专家们表示,有迹象表明,不断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正在停止,实体书店总体呈现回暖趋势。

  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尹晓平介绍说,近两年来,总体呈现回暖的迹象。“实体书店的倒闭潮得到有效控制。2015年全省共有实体书店3340家,比2014年的3284家新增了56家。同时,江苏省图书零售额有所增长。

  “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全社会的读书热情,有更多的读者走进了书店,促进了图书的消费。另一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书店扶持政策。”尹晓平分析。

  除了外界因素外,很多实体书店自身也在调整和提升,比如先锋书店、新华书店新街口店,不断营造体验感强、文化参与度高和便利化的阅读环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各种活动,吸引和留住了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