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否患“手机依赖症”?超7成孩子手机不离手

23.02.2015  11:11

龙虎网讯 寒假里,很多家长发现孩子经常拿着手机聊天或玩游戏,耗费大量时间,连作业都无法完成。近日,有网友总结了6道测试题,可以判断孩子是否患上了“手机依赖症”。

昨天,记者小范围调查发现,孩子玩手机的现象较为普遍,超7成孩子每天手机不离手,对此两位教育专家均表示反对,建议家长们多引导,帮助孩子过出寒假的“应有之义”。

网传:6道题判断“手机依赖症

总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拿出手机看看……记者看到,帖子中,网友总结的6道测试题总体比较合理,但也有比较夸张的,比如“当手机连不上线、收不到讯号时,会不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而且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网友表示,如果以上6个问题有一半以上的回答是肯定的,而且孩子每天手机使用时间至少在5个小时以上,就可以判断:孩子已经患上了“手机依赖症”。

不可否认,手机已经成了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此,网友认为,如今手机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一味的训斥和粗暴的禁止都不可取,“学校可以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一定的限制,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习惯,而家长要言传身教,注意引导孩子培养其他爱好”。

调查:不少孩子每天手机不离手

昨天,记者在身边随机调查了30个家庭,发现有20个以上孩子每天都花不少时间在手机上。家长们普遍表示,孩子平时就爱玩手机,寒假里更是“放纵”,每天手机不离手。

我家儿子读四年级,已经离不开手机了”,秦淮区的家长孙女士告诉记者,寒假她带孩子回了老家,现在最让她头疼的就是孩子玩手机的问题,“作业不好好写,吃过饭就要玩手机,主要是用来打游戏,不给他就闹,有时候我们不给他,他还会向他表哥表姐要”。

玄武区家长王女士的女儿今年才上小学一年级,寒假前体检已经有点近视了。“爱玩这些电子产品,之前家里的电脑、平板和手机都玩,没想到对眼睛伤害这么大”,王女士表示,寒假里,她和爱人决定不让孩子碰这些东西,“刚开始她还不太适应,现在才好一点”。

专家:寒假要过出“应有之义

跟其他假期一样,寒假的安排应该劳逸结合,每天要保证一定的学习量,保持学习紧张度,一味地疯玩是不合适的”,此前在采访中,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亲范学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殷飞表示,每个假期都有自己的主题,像国庆是培养国家感和民族感的好机会,春节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熏陶,“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参与春节的各项安排,比如准备食物,拜年等等,而不是宅在家里玩手机”。

南京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主任谷力博士则认为,儿童处于智力发育期,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不仅损伤视力,也不利于思维的全面发展”。他建议,寒假首先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息,然后是完成固定的作业,最后还要多参与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过出“应有之义”。

>>>新闻链接 ——

网友总结的孩子“手机依赖症”测试题

1、孩子是否总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

2、孩子是否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拿出手机看看?

3、是否连上厕所也会带着手机?

4、孩子晚上睡觉也开着手机吗?

5、当手机连不上线、收不到讯号时,会不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而且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

6、是否经常害怕手机自动关机?

潘冬 整理

来源:金陵晚报  编辑:叶真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