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伙手术前才知眼角膜捐赠者是姚贝娜

18.01.2015  07:15

  1月17日晚,成都爱迪眼科医院,院方为姚贝娜准备的纪念区。

  因《甄嬛传》主题歌及参加《中国好声音》成名的青年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于2015年1月16日下午病逝于深圳,年仅33岁。姚贝娜在昏迷前委托父亲签署了捐献角膜的志愿书。她的一双眼角膜一只捐给了深圳的病人,一只捐往了成都。

  从本报的热线和微博微信等平台粉丝反馈的信息来看,姚贝娜的善举和爱心,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包括姚贝娜的家人及受助者家人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不必要干扰,此事的发展走向出乎了我们的意料,也背离了我们关注的初衷。为此,本报也借四川患者母亲的话,共同呼吁:出于尊重捐赠者及受捐人隐私,也是从为人父母的切身感受出发,请不要再打扰受助者,不要再打扰姚贝娜的家人。

  “天堂没有病痛的折磨!你走了,带走了我们的心,却留下了歌声和眼睛!”这既是粉丝对贝娜的祝福,也是成都对她的感谢。除非必要的信息通告,我们将尽量避免打扰双方家人。

  1月17日晚7点20分,姚贝娜的眼角膜飞抵成都。随行而来的,除了医生姚晓明还有深圳方面的相关医务人员。7点50分左右,来自深圳方面的相关医务人员,提着装载着眼角膜的容器,急匆匆地走出了机场关卡,机场里,姚贝娜的歌迷们举着怀念偶像的横幅,静静地陪伴着姚贝娜。

  在去医院的路上,姚晓明给姚贝娜的父亲姚峰打了电话,告知自己带着贝娜的眼角膜已经到了成都。现场媒体也借助电话对姚峰进行了简短的采访,姚峰表示,女儿贝娜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希望大家不要特意地拔高。

  手术顺利四川患者今摘纱布

  1月16日下午,姚贝娜经纪公司华谊对外证实,因为乳腺癌复发,尽管与病魔持续抗争数日,但姚贝娜仍于16日16:55去世。据了解,1月14日姚贝娜陷入昏迷后,被紧急送入ICU抢救,经过数日与病魔搏斗之后,最终回天乏力。姚贝娜在清醒时,同意在过世后捐献出眼角膜。根据姚贝娜父母的意愿,姚贝娜的眼角膜用于救治两名年轻人,一名深圳患者和一名成都患者。

  1月17日晚8点45分,姚贝娜的一只眼角膜被护送抵达成都爱迪眼科医院,原定在医院四楼举行的一场小型追思会临时取消,姚晓明和康黔医生立即投入到眼角膜移植手术的准备中。

  手术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当晚10点15分,医生宣布移植手术顺利结束。四川患者小董今天早上8点就将摘下蒙眼睛的纱布。但医生表示拆线及视力稳定还需要半年的时间。

  深圳患者昨日已经看到光明

  在姚贝娜眼角膜被送往成都之前,16日傍晚,她的眼角膜摘取手术在北大深圳医院进行,她的家人特别难过与不舍,希望能把姚贝娜打扮整洁后再进行手术,手术因此一度推迟。摘取手术顺利结束后,姚贝娜的眼角膜被放进特殊的药水瓶,它们将给受捐者带去光明,她成为深圳第694位眼角膜捐献者。

  当晚,姚贝娜的一只眼角膜成功移植进深圳一名眼疾患者的眼中。17日早上9时许,医生查房时确认:这位患者已能看到光明,其视力已达到0.2,且有望继续恢复。

  另一只角膜将捐献给成都的一位患者,由于没能赶上当天深圳飞成都的最后一班航班,姚贝娜的角膜于17日晚7点过,在主刀医生姚晓明的护送下飞抵成都,并在成都爱迪眼科医院为一名成都患者做移植手术。

  四川小伙手术前才知捐赠者是贝娜

  在征得医院和四川患者家人同意后,记者对小伙做了简要采访。成都这名年轻患者小董(化名)刚刚大学毕业,主治医生康黔介绍,小董所患的眼疾学名叫双眼圆锥角膜,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患者先是表现出高度近视的症状,而随着时间推移,病情会迅速加重,最后视力会降得极低,接近失明,“他连视力表最上面一排都看不清,只能勉强看清自己的双手。

  大约半年以前,康黔已为小董其中一只病情较重的眼睛做过眼角膜移植手术,最近,他的另一只眼睛病情突然加重,需要进行手术,这时候,刚好姚贝娜又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两件事正好凑在了一起,医院并非刻意挑选。

  “我们是今天(17日)早上才知道是姚贝娜,报纸电视都在报道。”在医院里陪着儿子的陈女士(化名)说,儿子在得知此事后,感受到了外界的压力,并且表现得有些紧张。

  成都网友:成都欢迎你美丽的天使!

  幽谷听风:她走向了黑暗,却让别人看到了光明!

  JYCrow:四川人民感谢您!

  冬日暖茶7:人美,心更美!愿这双美丽的眼睛长在。

  baby不哭不闹:贝娜一路走好!天堂没有痛苦!

  香雪海容米粉:感谢贝娜!你的青春魅力、积极的真善美将继续行走!

  张小护1994:成都欢迎你,他会替你继续看这个美好的世界,美丽的天使!

  了了_cloud:谢谢贝娜!我们永远会记得你的!同步播报

  姚贝娜追悼会将于20日在深圳举行

  华谊音乐微博公布:歌手姚贝娜,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5年1月16日16时55分在深圳去世,终年33岁。姚贝娜遗体告别会将于2015年1月20日(周二)上午9:30在深圳市殡仪馆大礼堂举行(地址:龙岗大道布吉段549号),特此讣告。延伸阅读

  器官捐赠如何分配?

  “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眼角膜捐献都有严格的流程。”17日,成都康桥眼科医院眼库协调员徐婕就网友较为关注的器官捐赠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一般根据受捐者在眼库登记时间,按先来后到的顺序,同时也会兼顾急诊优先、本地优先的原则。”徐婕说:如果捐赠方有指定受捐者条件的意愿,工作人员会将这一因素考虑进去,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但器官捐赠的分配与共享有一个专门的系统,相关机构会根据信息确定最适合的受捐者。在确定受捐者后,工作人员将会在一周内进行移植手术。

  什么是“双盲原则”?

  “在整个捐赠流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注意捐赠方和受捐方信息的保密。”徐婕介绍,不管捐赠方或受捐方拥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或名气,按照规定,他们双方的信息都不宜公开,器官捐赠中的“双盲原则”(即双方互不知晓对方信息)一是为了杜绝眼角膜的买卖行为,第二是为了保护捐赠者和受捐者双方,避免因捐赠受到不必要的压力和骚扰,这也是国际上被证实的必须坚持的原则。

  “实际上,受捐方信息公开,他承受的心理压力会更大。”徐婕说。

  双方强烈要求能否见面?

  从2009年开始,四川省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实施了60多例器官捐献手术。“我们在签订协议时,都会特别告知家属,供受双方的信息都是保密的,双方不能见面,很多家属也不会主动提出见面。”四川省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杨洪吉说。

  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中,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务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泄露人体器官捐献人、接受人或者申请人体器官移植手术患者个人资料的,依照《执业医师法》或者国家有关护士管理的规定予以处罚。”也就是说,人体器官捐献人、接受人和申请人体器官移植手术的患者的个人资料都应该是保密的。

  当然,器官捐赠者和受捐者也并不是完全不相往来的。

  2014年9月,四川的小良遇车祸死亡,他的父母签下了器官捐献志愿书,捐出孩子的肝脏、肾脏及眼角膜。小良的肝脏救活了湖北一名同岁男孩,经双方家属要求,小良父母在病房里看望了这位小男孩。

  2013年3月,湖北首例遗体心脏捐献者的父母王良喜夫妇与两位受捐者抱在了一起。一年前,王良喜的儿子因车祸去世,他的心脏、肝脏、肾脏以及眼角膜分别移植给了6名患者。

  原标题:四川小伙手术前才知眼角膜捐赠者是姚贝娜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