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暑期提升80所中小学教学装备水平

04.08.2015  11:03

  8月3日,骄阳似火,淮安市淮阴区袁集初级中学却热火朝天,工人们正在紧张的施工,有的在粉刷墙壁、有的在贴地板砖、有的在更换门窗。该校校长介绍,目前学校进行数字实验室、地生实验室、录播教室等3口实验室的升级改造工作,确保新学期开学实验室正常使用。这是淮安市实施农村中小学装备提升工程的一个场景。目前,全市有80所中小学正利用暑期学生放假有利时机,进行教学设备改造提升工作。
  近年来,淮安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改造工作,连续两年将农村中小学装备提升工程列为民办十件实事项目。2014年该市已经如期完成100所学校装备改造升级任务。根据实际情况,今年该市又提出新的农村中小学教学,计划投入7000万元,使80所农村中小学装备水平达省教育现代化标准,进一步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该工程主要将为农村小学必配数字化探究实验室、标本模型陈列室、特色教室;在学校原有条件的基础上添置必要的计算机、多媒体、图书等,选建劳技教室、录播教室、科学园。将为初中必配:数字化实验室、史地教室、特色教室,在学校原有条件的基础上添置必要的计算机、多媒体、图书等,选建劳技教室、录播教室、微光量子环保书写板。该市教育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建立工作班子,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的总体安排、协调联络、信息沟通、督查督办、检查验收等工作,保证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将配备实验室、图书室及其他专用教室、功能室的管理人员,配齐配足相关教师,特别是科学、艺术、劳技等学科教师,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多层次的培训,提升业务素质,提高装备管理水平,发挥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目前,各项目学校功能室的基础设施改造已完成300多口,完成率达95%以上。